得知我和老伴獲得200萬補償款,對我們不聞不問的5個子女,都來了

2023-01-28     言諾     16143

才20萬塊錢,兄弟之間開始離心了,這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

後來,為了緩和關係,我叫老五自己出錢建房子,我和老伴回來住娘家房子。

一年後,老五重新建了一幢新房子,就和我娘家一牆之隔,是為了以後相互有個照應。

平時,孫子們押歲錢、生日我給的錢都是一樣的。如果是以前的老親戚有事,人情禮物我都是自己送,不去麻煩兒子們。

我爸媽生病,只要不是大病,我都不敢驚動任何一個兒子,都是自己默默處理。

我在努力維護著這個大家的表面和諧,可駕不住人的自私本性,矛盾還是如雨後春筍冒了芽。

我爸媽是高壽老人,經常有親戚朋友給他們送錢送物,這些也成了孩子們講我偏心的證據。

「這些禮物和東西拿來,名義上是給外婆吃,最終還不是落到老五他孩子嘴裡去,公婆就是偏心最小的……」

「每次送禮,你以為老五會出錢,還不是公婆幫出錢,掛他名罷了……」

「老五和老人家隔得近,開支都是公婆的,誰知道公婆留著外婆外公的那部分錢是不是偷偷拿給他……」

兒媳婦們更是明目張膽:「我們都是外人,分錢哪有我們講話的道理,還不是由老人家喜歡哪個,那個就得錢多?老五倒好,老人家和他住,又得用錢又得有人幫工,誰像我們一直都是靠自己?」

有錢分本來是好事,可錢也是試金石,最終把親情也給試淡了。

3

2013年,我爹與世長辭,衣服入棺環節那一幕,更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根據風俗,誰把內衣放在棺木裡面,老人家去逝後就保佑誰,這本來是一種寄託和念想。誰曾想,也成了幾個兒子之間的矛盾點。

在道士先生準備放衣服之前,兒子們都拿著家人內衣放在先生和棺木旁邊,然後圍成一圈,兩眼放光,看著先生放,就像賭鬼看賭桌上的點子和牌一樣,擔心放漏自家的。

當放進了自家的後,那家人默默地鬆了一口氣,沒看到放的那家,就一直催:「該放我家的了,該放我家的了……」

由於衣服太多,根本放不下,沒法放的非常不滿,在那裡嘟嘟嚷嚷:「憑什麼就沒放我們的,他們就可以得外公保佑……」

一切真讓人啼笑皆非。

後來,隨著我縣城鎮化率步伐加快,我和老伴建在山上的所有房子、山林、土地等全部被徵收,合計補償了200萬。

我知道,這又是一面照妖鏡,它照出的是金錢面前、親情面前人的本性。果然,孩子們就是知道了風聲,積極趕來探聽消息的。

老伴把想法告訴了五個孩子,五個孩子分別為30萬元,自己留下30萬元養老,剩餘20萬給我媽以備不時之需。

結果,四個兒媳都不同意給我女兒,也不同意給外婆留,說老二嫁是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況且她又是老師,有工資拿,不應該再回娘家拿錢。不像兒子,只能靠打工養家。外婆年紀大了,不需要那麼多錢,以後不知道會是誰的……

四個兒子雖然不開腔,但我知道,他們也是這樣的想法。

更可笑的是,大兒子夫妻倆和四兒子夫妻倆都說應該按人口分,因為他們倆都人口多。而三兒媳始終是那句話:「我們沒有兒子,別人也看不上,不敢講話,只能任人擺布?」

而老五夫妻倆理由更充足:「媽和爹和外婆都是我照顧得多,花時間、花錢,還花精力,他們生病都是我們跑來跑去,你們誰都不聞不問,所以應該給我們多點……」

聽到弟媳們議論,女兒也埋怨上了:「你們分錢的時候,說我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但是爹媽要出錢出力的時候,你們又講我是女兒,也有分擔和贍養的義務,好話醜話都被你們講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