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濤有一手好廚藝,每天換著花樣做好吃的,把家裡打掃得很乾凈。
漸漸地,她和李文濤也生出了感情,也更加珍惜眼前人。
他們沒有像大多數二婚家庭那樣,常常會因為之前的婚姻遺留問題,瑣碎的家務,孩子間的相處而爭吵。
日子雖然平平淡淡,但又讓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可是好景不長,李文濤突發急性胰腺炎。
當時真是嚇壞楊君了,她真怕李文濤會離自己而去。
她想,不管花多少錢,都要治好丈夫的病。
知道丈夫沒什麼錢,他們婚後掙的那些錢,也根本不夠醫藥費。
所以她就把離婚時分的那筆錢用上了。
她原本想,那筆錢自己一分也不用,留著給兒子和女兒上大學用。
但在那危急時刻,她用這筆錢救了現任丈夫的命。
李文濤住院的那些天,她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醫院和家來回跑。好在丈夫恢復得還不錯。
這是他們結婚後經歷的第一場磨難,他們就這樣挺過去了。
這次病也讓他們的感情越來越堅固,李文濤很感激妻子在他生病時,不僅出錢又出力,把他照顧得那麼好。如果沒有妻子,他估計命都沒有了。
然而,一件事還是讓楊君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挑苦命人。
楊君患了乳腺癌,等發現時已經到了中後期。
李文濤知道後,表面上穩定妻子的情緒,說他一定會與她一起渡過這次難關。實際上,李文濤在偷偷計算,她治病需要花多少錢,以及她還能活多久,她會不會成為自己的累贅。
楊君希望接下來丈夫能夠辭職,與她一起四處求醫,積極化療,因為她覺得自己不能夠獨自一人扛過這一關。
李文濤非常冷血地說:「可以是可以,我最近這段時間對你的病有了一定的了解,情況並不樂觀,我們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我有兩個條件,希望你能答應。第一,如果我離職了,也就斷了我的收入來源。我知道你不差錢,你要每月給我開8000的工資。第二,如果花了很多錢,你還沒有治好,我希望你不要把錢全部留給你的兒子和女兒。咱倆現在是夫妻,我不要多,至少要給我一套房。如果你能答應,我立馬就去辭職回來照顧你。」
楊君聽到丈夫說的話,心撕心裂肺地疼。
她覺得自己命不好,自己在他生病時出錢又出力。可換到她躺在病床上,他全然不顧她的病情,眼裡全是錢和房。
楊君眼裡的淚一顆一顆地砸到了枕頭上。
03
生活中,類似的場景總會在我們身邊上演。
對於楊君的遭遇,我們感到心疼。
可是在心疼之餘,我們也沒有更好的應對方式,只能表示同情。
因為男女之間的感情,總是充滿了變化。即使曾經我們一起經歷過很多的風浪,但我們依然無法預料未來有一天我們可能也會分裂。
但是我想,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我們要有能力接受一切的不如意,然後依然熱愛這個冷漠無情的世界。
這裡有兩點思考,希望能夠啟發到大家。
一,接受美好的同時,也要有能力應對不如意。
很多人的生活都並非一帆風順,各種問題總會在我們無法預料的每一個當下,侵入我們的生活。最終,我們也一定能夠戰勝它們。
當美好降臨到自己身上,我們依舊要去享受它們。而非因為之前的痛苦,讓自己不再敢於接受美好。
而當問題向我們襲來時,我們要有足夠的力量與信心克服它們。
永遠滿懷真心,保持真切。或許生活還不如意,但我們依然不要喪失對未來的期待。
二,永遠不計得失地付出。
人們都是生活在不確定性之中,所有人的生活,也總是問題疊著問題。
但是我想,我們要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
這就需要我們在對待每一場感情中,滿懷真心,即使未來依然是一場空,但是我們也能體驗到付出真心後,我們當時的感動。
倘若我們在付出之前,去計較我們會不會得不到對方同等程度的照顧,從而不再勇敢付出,那我們會不會也在一步步地走向麻木。
麻木的人,和感性的人,他們註定擁有不一樣的人生,沒有人能說出哪種人才是好的,因為在得到的同時,註定意味著某種程度的失去。相反,在失去的同時,也意味著某種程度地得到。
關鍵是我們要想好,自己要做一個怎樣的人,然後全力以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要後悔,一直走到盡頭。
最後,想送給大家一句話:讓我們去愛上垃圾,愛上我們這個將要完蛋的世界,愛它們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