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你就說兩句得了,偏要摔摔打打,最後還把姐夫和公公也鼓動起來,來了個大批判。
這下子婆婆受不住了,掏出100塊扔給大姑姐,連夜帶著孩子回到了我家。
至此,大姑姐的月子沒坐完也算坐完了,娘兒倆你不理我,我也不想再見到你。
兒子跟我說得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我費好大勁才理清楚。
5
其實,我覺得真怨不了婆婆。
公婆就兩個孩子,大姑姐和我老公。我老公還是抱養的,可婆婆從始至終都當親生孩子養的。
我22歲就結婚了,兩個孩子都是自己生的。兒子生下來五斤多一點,閨女也不到六斤,主要是懷兩個孩子都吐得厲害,孩子可能吸收得不太好。
生下孩子後,我能幹啥儘量干點啥,常常的婆媳倆搶著抱孩子,搶著給孩子洗澡收拾。婆婆常常就呵斥我躺下,多休息。
婆婆不是親婆婆,這事雖然沒有人跟我明說,但我心裡是清楚的。所以平時從來不端著,總想著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做。我感激婆婆,但不能事事靠著她 。
也許婆婆知道我的想法,她也是盡力自己都全面照顧到,很怕我不滿意。
正因為我們兩個人都想讓對方滿意,目標出奇地一致,結果我的兩個月子都坐的很好。
我和婆婆客客氣氣,保持一定距離,沒有鬧出什麼不愉快。
大姑姐就不一樣,她在心裡是有很大的希望,就是婆婆能夠專心照顧她月子,讓她好好養一養身體。
帶著十分的希望,中途有任何一點兒不一樣,希望都在打折扣。
何況,她根本沒有注重現實,她有一個小的裝修材料的鋪子。這兩年大環境不好,生存艱難,現在只要有生意,再遠,姐夫和公公都自己開車送貨上門。
大姑姐生孩子,姐夫公公常常一走就是大半天一天的,婆婆就脫不開身。
這種情況下,婆婆還要照顧我的兩個孩子上下學,給大姑姐做飯熬湯。大姑姐再挑挑揀揀,親媽也焦躁不安,也會心有怨言。
可大姑姐只看到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卻沒有看到婆婆的需求,也沒有得到滿足。
婆婆當然想面面俱到,可是我們說好的,大姑姐給公公養老,婆婆歸我老公養老,兩個老人也都各自照顧各自的家庭。
現在我同意婆婆來照顧大姑姐,婆婆肯定感念我的好處,想好好照顧孫子孫女。同時婆婆也想盡力地幫助自己的閨女。
但是,大姑姐因為婆婆是自己親媽,就做了甩手掌柜,一切全部依靠婆婆。縱然婆婆有三頭六臂,也有照顧不周的時候。
可大姑姐不管,就指責婆婆不用心。婆婆是有口難辯,自己閨女說的話,別人能不信嗎?
婆婆委屈,一次兩次可以忍受,次數多了,她就寒了心,就真的甩手不管。
大姑姐就更加認定婆婆本就不用心了。
6
人都是相互體諒的,只有雙方的感情需求都得到滿足,才能融洽相處。
我出了月子,感念婆婆辛苦照顧,一聽說哪裡有唱大戲的,或者哪裡有下鄉的扭秧歌之類的表演,就開了斗篷電動車,帶上婆婆和孩子去湊熱鬧,讓她開開心心地玩一整天。
現在我在外面打工,一天至少兩個視頻,跟婆婆聊天。
我們聊很多,路上碰見一個人穿著奇怪啦,工作中發生什麼有趣,尷尬的事情啦。我說,婆婆就笑嘻嘻地聽;婆婆說,我也安靜地聽。
有同事奇怪,我怎麼有那麼多話跟婆婆講。其實,我是怕婆婆寂寞,每天送走孩子,她一個人守著偌大的家,冷冷清清的。
婆婆很樂意跟我聊天,她什麼都講。有時候我們說得高興,有人路過叫她一聲,她打過招呼就跑來繼續聊。
婆婆也體諒我掙錢不易,每月我月初就打錢回家,從不敢忘。但到年底回家的時候,婆婆就把年貨全部辦好了,孩子們的衣服也都買好了。
第二年走時再給錢的時候,婆婆會拿出上一年的結餘給我們看,讓我們少打錢。
姑姐則不一樣,婆婆生日的時候,給婆婆塞兩百塊錢,她還念叨個不停。念的你都煩死了,她還要說。
給婆婆買件衣服,她也要拉著婆婆滿街走一圈,好像不這麼走走,就顯不出她孝順。
人人心裡都有一本帳,你對我如何,我對你如何,嘴上不說,不代表心裡不清楚。
大姑姐當初不顧公公婆婆反對遠嫁他鄉,後來一無所有拖家帶口回來,公婆只有心疼,我們都盡全力幫助她。
因為開店時常要搬搬扛扛的,公公常去幫忙,就提出以後由大姑姐給她養老,他以後就不再管我們。
婆婆就專心照顧我的孩子,由我們養老。
大姑姐對公公挺好,對婆婆就喜歡演戲,做表面工作。
婆婆一直裝傻充愣,直到這次伺候大姑姐月子,她終於發作了,娘兒倆再也看不對眼了。
親閨女怎麼啦,你當我是親娘,你體諒我的心,我把你捧在手心裡疼。你捏著鼻子哄眼睛,把我當傻瓜,那就看看誰是傻瓜。
從此,大姑姐沒有在我跟前提起婆婆。婆婆也不在我面前提起大姑姐,我就裝作不知道。
鬧也罷和也罷,都是她們親母女的事,誰頭上沒有虱子想找虱子咬,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