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都喜歡浪漫,也喜歡心愛的人為自己花心思。春夏小姑子又何嘗不是呢?只是,當初為了讓婆家滿意,她給自己立了個懂事溫柔的人設,自己既不好張口提要求,提出來的要求一旦遇到分歧也只能退步。所以雖然她自己提了對婚禮的要求,最後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結了婚以後,春夏還和婚前一樣積極找工作,每天堅持睡前閱讀豐富自己的涵養。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媳,春夏婆婆樂得合不攏嘴,每天吃完飯都要陪春夏一起去散步,順便和左鄰右舍誇耀一番她的好兒媳。
在這樣氛圍和睦的家裡生活,春夏雖然遠嫁,但也有了在自己家的感覺,一點都沒感受到嫁到異地的心酸。
什麼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際遇,好像在命運中早已註定。一開始就擔心婆家對自己不滿意而可以隱瞞自己真性情的小姑子卻在日益繁瑣的婚姻生活中越來越喘不過氣,不僅要隱瞞自己所有的感受和想法,還得假裝懂事、事事謙讓隱忍。
春夏小姑子在結婚以前就是什麼都不願意做的性子,結了婚以後更是變本加厲。丈夫有一份鐵飯碗的工作,她就理所應當不出去工作,每天逛逛街美美容;婚前爸媽讓學做飯不願意學,婚後被婆婆指桑罵槐說她不是個好妻子也只能忍;
忍這一字本來就是有違人倫的存在,若要長久堅持,更是難以忍受。所以春夏小姑子和本人完全不一樣的人設維持不久就崩塌得粉碎,她不願意忍,可以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出去找工作、學習做飯,婆家因為這事兒沒少給她氣受,也沒少在人前人後嫌棄她。
人的本性如果被壓抑太久,那本性暴露的那一天必定會比從前的情況都更加猛烈,報復性消費就是這個道理。熬了幾個月終於借著生日的理由回到娘家,小姑子心裡的委屈灑落一地,結婚前驕縱的脾氣更是變本加厲。不僅當著一家人的面數落丈夫不替自己說話,還在家裡所有人都忙裡忙外準備家宴的時候冷眼旁觀。
因為在她看來,娘家才是自己的家,才是自己真正的港灣,所以,在這個家裡就可以有恃無恐,殊不知,再深愛的人也會受傷,再不見外的家人也會對過分的言行頗有微詞。所有人都埋頭幹活的時候女兒一個人坐在旁邊玩手機著實有些說不過去,所以春夏婆婆便讓女兒過來順便學學做飯,可卻被女兒一句「在家裡學這個沒用,不想學」堵了回來。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世人秉持的都是不能因為是小事就輕縱的原則,正是因為人性便是不及時指正就會自覺行之的習慣。正是因為對女兒一句推脫之詞的不在意,導致了春夏小姑子後來更過分的行為。
「嫂子,我過生日這是家宴,你個外人別上桌了。」春夏收拾好所有的餐具剛準備坐下,早早落座的小姑子就蹦出了這句話。
看起來這句話只是不同意春夏一起坐下吃飯而已,但實際上卻說春夏不是她家人。春夏自從嫁到婆家來從未有人跟她說過這樣的話,也從來沒有人敢這樣說話,因為大家都知道是要在一起生活一輩子的人,有些話該說,有些話卻無論如何都不該說。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