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年一年的過,余景天的弟弟也到了婚配的年齡,房子車子都已買好,是婆婆付的首付。李歡歡不免覺得不平衡,對丈夫抱怨道:「咱們結婚的時候,婆婆始終不同意,房子車子一分錢都沒出,還是我爸媽看咱倆可憐,給咱倆湊了首付出來,怎麼一個窩生的,還能這麼區別對待呢。」
但是小叔子卻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哪怕婆婆已經為他湊齊了首付,但小叔子每天的日程還是飲酒作樂,招貓逗狗,整天跟一群狐朋狗友首尾不離,每個月微薄的工資解決溫飽都成問題,更不要說還房貸了,婆婆勸說幾次無果。最後,小叔子卻說:「我大哥有錢,他都有錢讓他女兒去上補習班,你讓他給我還房貸唄。」
於是就出現了接下來的一場鬧劇。
婆婆風塵僕僕地趕到李歡歡家說道:「孫女上補習班是浪費,不如給你小叔子還房貸。」
「憑什麼?」李歡歡對婆婆的行為感到十分好笑,說道:「誰生的誰養,你說的。」
「我是家裡的老大,我現在讓你拿出錢來給小叔子還房貸,你就得拿。」老太太蠻不講理地說道。
「把你當根蔥你還真把自己當盤菜啊。」李歡歡說道:「要麼你打電話給你的兒子,看看他願不願意幫你的兒子還房貸。」
老太太打電話給余景天,果不其然被拒絕,余景天說道:「媽,我們自己生的孩子我們自己養,你自己生的孩子你自己養。不是我不幫您,當初我不喜歡二胎,您還是要生,那您就自己養吧。」
老太太求告無門,只能破口大罵,然而李歡歡與余景天夫妻一體,根本就對婆婆的要求不理會。
父母要一碗水端平。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與婆婆鬧出很多不愉快的事。但大多數的時候,兒媳都會選擇包容。因為無論如何大家說到底都還是一家人,但當我們遇到那種不講理的婆婆,就沒必要一直委曲求全了。畢竟要先過好自己的日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愛孩子,就會為他打算得非常長遠。但是,前提是,在不影響別人的生活下,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孩子打算,而不是為了讓一個孩子過好,去拖累另一個孩子。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里,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台詞,孔嬤嬤對盛竑說:「兒女眾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方能家宅寧靜。雖說姊妹之間,應該互相謙讓,可也得是這個讓,或者是那個讓,總不能讓一頭讓的。日子久了,父母姊妹之間難免生出嫌隙來。」這句話對有二胎的家庭十分受用,父母的偏心不僅會讓孩子的心靈產生創傷,還會造成兄弟姊妹之間的離心離德。日子就是要這麼過的,作為父母,我們很難對孩子做到一碗水端平,卻不可以一直讓天平傾斜,如果一邊的天平長久失衡,時間久了,家人不免離心,再也難以互幫互助。
作為婆婆,我們應該去多理解年輕人的想法。時代在改變,落後的思想終將被淘汰,有時候嘗試著,多寬心,理解一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反而更容易與年輕人相處。
今日話題:
如果你是李歡歡,你會選擇怎麼做呢?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