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前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在飲食正常的情況下,孫子忽然瘦了不少,而且精神也不太好。我很著急,自然第一時間告訴了兒子和兒媳婦,然後一起去了醫院。全身檢查下來,沒啥大問題,可能就是因為季節的關係,或者情緒還是什麼別的影響。醫生的意思是讓我注意觀察,過段時間可能就好了。這個時候,我鬆了一口氣。
但兒媳婦不幹了,當著醫生的面就開始指責我,大有一種我這個奶奶故意使壞。我能理解孩子生病,兒媳婦著急,情急之下的一些埋怨。但明明醫生說了沒事,她還不依不饒,各種指責。什麼話難聽說什麼,我終於沒能忍住,直接懟了她:「那孩子你自己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多年來的委屈,終於壓抑不住了。
既然兒媳婦這麼不給我情面,不懂得感恩,那我也就撕破臉皮好了。當天下午,我就收拾好孩子的衣服和玩具,全部送到了兒子家裡。兒子一個勁替兒媳婦道歉,看著兒子一臉為難,我也很心疼,但我更知道,我不能心軟。像兒媳婦這樣性格的人,就不能順著她,既然我出錢出力,幫忙帶孩子,還不落好,那就自己帶吧。
都說喝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深以為然,做人知恩圖報,是傳統美德,任何人際關係中都應該存在,親情和家人之間,也應該如此。簡單來說,即使沒有能力回報他人的付出,或者他人不需要你的回報,但起碼的感恩是要有的。說白了,沒有人願意自己盡心盡力付出,最後沒有回報,沒有感恩不說,還被數落。
正如文中王阿姨的兒媳婦,一點感恩之心都沒有,無視婆婆的付出。更是逮著機會就各種指責,扣帽子。這樣的行為,誰都會心寒的。所以王阿姨選擇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不願意再搭把手了。這樣的結果,其實是王阿姨的兒媳婦自找的,你們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