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自詡有養老金,不帶孫不當保姆,兒媳:你太自私,別找我養老
有人曾說,結婚你不是嫁給了某一個人,而是嫁給了這個人的全部社會關係。所以你嫁給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有什麼樣的婚姻。你當初的結婚決策,決定了你以後的生活模式。
只是,婆媳始終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人。婆婆願意幫兒媳婦伺候月子,帶孩子,這是婆婆的情分,而不是本分。反之亦然,兒媳婦願意贍養婆婆,是兒媳婦的情分,也不是她的本分。
因此,在一個家庭里,如果婆媳相處,只靠著情分和本分,抑或道德綁架,那麼婆媳關係很難相處得好。
01、婆婆自詡有養老金
對於53歲的劉阿姨而言,退休之後,她只想盡情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因為前面幾十萬,她一直被自己的婆婆欺壓得抬不起頭。而婆婆去世之後,劉阿姨才得以當家做主,不需要時時刻刻再接受婆婆的冷嘲熱諷。
因此,劉阿姨是極度反對當這樣強勢的婆婆,也不願意事無巨細去為兒子操碎心。劉阿姨雖然只有一個兒子,但是她卻想得很開明。
劉阿姨認為,她自己有養老金,身體好能跑能跳的時候,她就到處旅遊,盡情享受晚年生活。等自己腿腳動彈不了了,她就帶著養老金住進養老院。
正因為劉阿姨有這樣的想法,當她退休後,她只是幫兒子出了首付買了一套婚房,至於其他的,她則讓兒子自己去努力奮鬥。畢竟,單純靠啃老的兒子,也沒有太大出息。
更何況,劉阿姨和兒媳婦關係說不上好或者壞,兩個人見面之後都是淡淡的,沒有太熱情也沒有太冷漠。
所以,兒媳婦坐月子的時候,兒媳婦提出讓她娘家媽媽伺候月子,劉阿姨更是巴不得,直接就補償了兒媳婦一萬塊錢,讓她給自己買一些補品補補身子。
02、婆婆不帶孫不當免費保姆
兒子結婚成家之後,也曾多次要接劉阿姨來家裡住。可劉阿姨全都婉拒了,因為她認為,婆媳關係就是遠香近臭,婆媳之間隔著一碗湯的距離是最好的。
後來隨著孫子長大,兒媳父母也回到了自己家。可此時的兒媳婦,卻要求劉阿姨放棄旅遊,來他們家幫帶孩子。礙於兒子的情面,劉阿姨只好放棄,去了兒子家帶孫子。
可去了兒子家還不到一個月,劉阿姨就坐不住了。因為兒媳婦要求實在太高了,不是嫌棄她帶不好孫子,就是嫌棄她沒有盡心。而每月的開銷,兒媳婦也沒出一分錢,全都耍賴讓劉阿姨出錢。
去了兒子家一個月,劉阿姨前前後後就花掉了5000塊錢。孫子的花銷,家裡每月的開銷,劉阿姨全都承包了。不但如此,兒媳婦還經常明里暗裡要求劉阿姨拿出養老錢給他們換更大的房子,說他們打算要二胎,現在的房子就可能會住不下去。
劉阿姨不敢接茬,她每個月就4000塊錢退休金,還打算攢著給自己養老。而老兩口的積蓄,在前兩年老伴生病的時候,也花得七七八八了。
一想到,自己在兒子家又要帶孫子,又要當免費保姆,出錢出力,劉阿姨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偏偏兒媳婦還當著她的面,名正言順每月孝敬她父母3000塊錢,說是犒勞她父母。
03、兒媳:你太自私,別找我養老
兒媳婦的種種行為,最終還是讓劉阿姨望而卻步了。她擔心自己每月為數不多的4000塊錢工資,還不夠養兒子兒媳孫子一家三口。
劉阿姨跟兒子兒媳婦提出回老家,至於孫子,反正也上了幼兒園,兒子兒媳婦每天抽空去接送一下就好了,不需要她專人早晚接送。
結果,劉阿姨罷工不帶孫子,要回老家的決定,頓時就惹惱了兒媳婦。兒媳婦根本不聽劉阿姨的解釋,就直接放話了:你太自私,以後別找我養老。
劉阿姨也感覺到特別委屈和心酸,自己在兒子家出錢出力,都沒有抱怨過一句,兒媳婦為什麼就如此道德綁架?難道她就應該為兒子家榨乾所有的養老錢嗎?
對於兒子的挽留,劉阿姨沒有心軟,直接收拾行李回了老家。至於以後養老,兒媳婦都如此說了,她也不敢再多期望了,只能指望自己多攢點養老錢。
今日話題:
你支持劉阿姨回到自己家養老嗎?
半夏解語:剖析婚姻情感,教你讀懂人心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