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曹雲金大鬧郭德綱的生日宴會,聲稱要退出不幹了。他那天喝了很多酒,在生日宴中途,才醉醺醺地來到現場。到了之後,他給郭德綱磕了個頭,說要離開德雲社,並且在關二爺的像前發誓,離開之後絕對不會再回德雲社。
而導致曹雲金離開的導火索,正是德雲社逼迫他簽的一份合同。在擬定這份合同前,德雲社弟子因為毆打北京台記者被整頓,整頓停業期間,郭德綱反思德雲社的經營模式,覺得以前的模式不適合德雲社的發展,要把德雲社改革成公司制度。家司制度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把自己的弟子全部變成公司的員工,按照娛樂圈藝人的簽約制度,統一給弟子簽約。
簽約的合同也充分借鑑了娛樂公司的模式,其中有一條:「期限統一為10年,如果在外邊接私活,或者中途退出辭職,必須賠償違約金100萬元。」
合同給到曹雲金這裡,他看了一下條款,覺得這基本相當於每個月領著幾千塊錢給師傅賣命,還不能離開的那種。
曹雲金找到郭德綱,試圖跟他商量,去掉賠償金100萬的條款。
郭德綱不願意,跟曹雲金說,咱們師徒,感情歸感情,合同歸合同。
因為曹雲金沒有簽合同,郭德綱直接取消了他的演出,還通知德雲社相關工作人員,此後不要再給他安排演出。
曹雲金說:我師父是想讓我給他打一輩子工,不希望我走紅,這樣就能控制在我手裡,一輩子在德雲社賣力。
曹雲金並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人,被逼到沒有飯碗,他直接決定出走。當時,跟他一起走的還有德雲社的創始合伙人李菁,郭德綱的另外一個弟子何雲偉等。
隨著一大批頂樑柱弟子的出走,德雲社出現巨大的震盪,但這始終沒有改變郭德綱想要變革的決心。沒有走或者沒有實力走的弟子,都簽下了這份合約。
隨後,在度過震盪期之後,德雲社發展勢頭強勁,如同娛樂圈的那些造星公司一樣,開始往娛樂化、資本化方向發展。專業好不好,相聲水平高不高不再是唯一的標準,有沒有人氣,名氣大不大成了唯一的評判標準。
在德雲社的這場轟轟烈烈的造星運動中,吃到最大紅利的,是岳雲鵬。
岳雲鵬相聲水平一般,但長得自帶喜感,會耍賤賣萌,最重要的是足夠忠誠,簽合同的時候,連合同內容都沒看,直接就簽約了。
從2013年開始,德雲社的諸多資源開始向岳雲鵬傾斜。那時候的德雲社,影響力還不夠大,不像現在這樣在整個相聲界隻手遮天,郭德綱能夠撕到的餅也不多,但基本上他能夠得到的資源,都會分給岳雲鵬。
自己主持的節目,岳雲鵬當助理活躍氣氛。自己出演的電影,岳雲鵬跟著也能撈個角色。自己都沒上春晚,先把岳雲鵬弄到春晚。
後來,更是帶著全德雲社的人,參加《歡樂喜劇人》,以全社之力,終於把岳雲鵬送到了冠軍寶座。
之後,岳雲鵬開始像一個喜劇演員一樣,在娛樂圈行走,到處參加綜藝節目,演電影。因為腕兒大,經常在節目中擺架子、黑臉,甚至在錄製《嚮往的生活》時,直接就去睡覺去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才是真的是「睡」後收入,躺著也能賺錢。有了這些毫不費力的賺錢模式,怎麼可能還會認真去弄本子,搞作品,春晚拉胯成那樣也是理所當然。
有了岳雲鵬的成功案例在前,無數德雲社的師弟們,開始複製他的模式。
秦霄賢、張雲雷、張九齡、孟鶴堂、燒餅,成了「德雲社男團」,說相聲像是搞粉絲見面會。
如今再回頭看曹雲金。離開德雲社後,他也曾經撈過一段時間錢。上綜藝、演電影,據說一年撈錢上億。
但過了那幾年的浮躁之後,他慢慢地沉澱下來,回歸到自己的相聲事業中,老老實實,本本分分說相聲,打磨好本子。口碑也漸漸好了起來。
如果他當年留在德雲社,按照德雲社後來的運作模式,也許他也是撈錢中的一員,是德雲社賺快錢的工具。
按照合同,他必須服從德雲社安排,德雲社安排的綜藝和電影,他不接也得接,不演也得演。他當初離開,除了錢之外,未嘗沒有看到這一點。
經歷繁華浮躁,回歸本真,也許當年曹雲金做事有些激進,但經歷了這麼一遭,說不定未來他的路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