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會拿著大寶小時候的照片,讓大寶對照著二寶,玩「找相同」的遊戲。
大寶非常喜歡這個遊戲,無比認真地比對:「妹妹的鼻子跟我一樣,妹妹的耳朵也是尖尖的。」
此時丈母娘就會特別誇張地驚嘆道:「真的啊,太神奇了。」
我和小黛見了,會心一笑。
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建立大寶二寶間的感情,悄然消除了二寶降生帶給大寶的危機感。
圖源:全景視覺
丈母娘真的是一個思維沒有圍牆的人。
二寶出生後,她在網上關注了好幾個公眾號,全是跟二胎有關的。
她精心篩選了幾本關於二胎養育的書,看到好的文章、好的二胎養育故事和理念,就轉發給我和小黛,還讓我們談談心得體會。
她說:「帶老大,要靠愛。但有了老二,怎麼養育,需要技巧。」
她還說:「媽只養了小黛一個,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媽在學習,你們更得學習。」
我和小黛大學畢業後,看得最多的書居然是育兒書。
因為有了兩個活生生的案例,書里的內容對我們來說變得超級好吸收。
偶爾,我們仨交流育兒經驗時,丈母娘會感慨:「你們越來越有父母樣了,我打心眼裡高興。」
我和小黛在當了兩次父母之後,慢慢明白,丈母娘不是幫我們帶大了孩子,而是幫著我們成長為真正的大人。
這是她對我們最寶貴的幫襯。
圖源:全景視覺
本來,丈母娘是要待到二寶上幼兒園,再回老家的。
可誰知,岳父在晨練時扭傷了腰,傷病提前了她的歸期。
我和小黛想過這一天,但沒想到會來得如此突然。
那天早上,把大寶和二寶分別送上學後,我開車送丈母娘去高鐵站。
心中有一萬個不舍和感謝,真正到了離別的時候,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這也是小黛不敢送媽媽的原因。
她流著眼淚說:「從來沒這麼捨不得我媽,感覺自己好像要變成孤兒一樣的難過。」
那天,丈母娘坐在副駕駛位置,眼睛一直看著窗外,我知道她在掉眼淚。
終於,快到站時,她開口了:「李浩,媽回去了,你要對小黛好一點。」
話一出口,她更是泣不成聲。
我心裡也很酸,但真誠地承諾:「媽,您放心,這些年,您是看到的,小黛和大寶二寶就是我的全世界。」
「別怪媽,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媽都看在眼裡,可是,媽就想囉唆幾句。
「不要跟小黛吵架,她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兩個孩子。她的好心情,就是孩子們的好性格,能笑著解決的事情,就不要抱怨。
「不要讓小黛吃辣吃涼,她的脾胃一直不好。
「不要讓她熬夜,不管多忙,多督促她健身,你也一樣,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
圖源:全景視覺
說到最後,丈母娘掩面而泣。
離別之際,她徹底還原成一個護犢的母親。
作為倆娃的爹,我太了解那種一輩子為兒女居安思危的愛了。
與其承諾,不如讓她盡情地表達。
「我真的老了,說了太多沒用的話,你不要介意。」
哭過之後,丈母娘又恢復了從前開朗活潑的樣子,說:「李浩,謝謝你,女兒交給你,我很放心。」
嘴上說著放心,但她還是一路哭著進了檢票口。
把丈母娘送走後,我在車裡坐了很久,說不清自己為什麼會掉眼淚。
有一種從此以後,再無依靠的虛空。
有對一個母親所有心情完全理解後的感動,更有在心中把丈母娘處成自己媽媽的那份牽掛與思念。
回到家,小黛看我眼睛紅紅的,問:「幫凶走了,你也難過了嗎?」
傻女人,她如果知道自己媽在車上對我說的那番話,不知道會哭成什麼樣。
想到這兒,我把她摟在懷裡,說了句情話:「老婆,我一定會對你更好的。」
那天晚上,小黛帶娃,我做飯。
打開冰箱時,我的眼圈又紅了。
晚飯的食材,丈母娘都準備好了。切好、洗凈,裝在一個又一個保鮮盒裡。
再打開冷凍室,一層餃子、一層餛飩,整齊地擺在盒子裡。
圖源:全景視覺
每個上面都貼著紙條:牛肉餡、豬肉餡、香菇薺菜餡、韭菜蝦仁餡。
我想,這一定是丈母娘臨走前幾天準備的,我們居然都不知道。
那分門別類的小紙條,多像一紙母愛說明書。
不管我們多大,不管成了幾個孩子的爸媽,我們依然是父母掌心裡的寶。
作者:劉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