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姑姐帶孩子的婆婆骨折,兒媳讓姑姐出錢被拒:養老是兒子的義務
有一種父母,骨子裡就是自私和偏心的。即便他們一直標榜自己是公平公正的,但各種行事風格,卻是偏心到底。
面對偏心的父母,有些子女選擇視而不見,有些子女卻只能默默承受。而最怕的卻是,偏心的父母,為了自己喜歡的子女付出了一切,但卻把養老的重擔甩給了不被自己偏愛的子女。
晚年時候,父母卻美其名曰自己也是沒辦法,更何況養兒防老,斷沒有兒子不養老,卻讓女兒養老的。
01
張婭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婆婆就一直在姑姐家帶孩子。即便他們要談婚論嫁了,婆婆也沒有回來張羅婚事,反而理直氣壯地說,自己辛苦養大了兒子,如今兒子有出息了,就不應該再去啃老。
婆婆一番話,就把老公所有沒說出口的要求給打了回去。婆家沒彩禮沒婚房,父母極力反對,直言自己的女兒又不是嫁不出去。
可當時張婭已經懷上了老公的孩子,打掉孩子她捨不得,最後只能讓愛女心切的父母妥協。父母心疼女兒,只好主動拿出首付幫女兒買了一套房子。
婚後,張婭養胎和生孩子的一切事情,也都是娘家媽媽張羅。至於婆婆,只是例行公事一般來看望一兩次,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又瀟灑離開了。
02
孩子1歲多的時候,張婭想請婆婆回來幫忙帶孩子,自己出去工作掙錢,幫老公減輕經濟負擔。可她話才剛說出口,婆婆就拒絕得毫無餘地:誰的孩子誰帶,我還得帶我的寶貝外孫子。
婆婆都如此拒絕了,張婭臉皮再厚也不願意再去哀求婆婆。好在她再辛苦熬了一年,娘家媽就退休了,剛好可以幫她帶孩子,這讓她大大鬆了一口氣,也得以回歸職場。
婆婆一心一意幫姑姐帶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管自己的親孫女。好在父母給力,即便孩子再難帶,父母也沒有袖手旁觀,更沒有撂攤子。
眼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日子越來越好過了,一直在姑姐家帶孩子的婆婆,卻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摔倒骨折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