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們生活壓力很大,要付保姆的費用,還要養孩子,還要付房貸,於是每個月我省吃儉用從我做生意的收入中拿出2000塊錢,按時給兒子讓他支付生活費用。
03
春節前兒子給我電話,說他們今年要回來過年,還說了年初一有七八個兒媳婦的朋友一起回來過年,我可高興了。
除夕夜兒子兒媳孫子開車回來了,我早早準備了土菜土雞,做了豐盛的晚餐給他們,除夕晚上還給兒媳婦、孫子準備了一個大大厚厚的紅包。3年了,我們一家人終於可以團聚在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年初一中午兒媳婦的朋友開著車就過來了,他們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一來就到村裡到處逛逛放炮打牌喝酒,兒子忙著帶小孩照顧他們,兒媳婦在玩手機,只有我一個人在廚房裡面忙活。
原來做幾個人的飯菜還不是太辛苦,可是我一月份剛陽過,身體還是很疲累,做著做著就覺得很累,頭暈眼花的。
好不容易把十幾個人的飯菜弄好了,看著他們開開心心吃著,我的內心其實也挺高興的。可是這渾身不得勁還感覺很累,於是他們走後都來不及收拾桌子,便早早睡下了。
年初二一大早本來想爬起來給兒子兒媳做早餐的,可是渾身酸痛,還有點頭暈,於是便一直躺著,很難受的樣子。躺到了十點來鍾,卻聽到兒媳婦在門外跟兒子抱怨,說我幹嘛到現在都不起來給他們做早餐。
還說她吃不慣農村裡的飯,初三就要回城裡的娘家去吃好吃的。兒子還一陣哀求她不要說那麼大聲,以免被我聽見。
我一聽心裏面一陣委屈,難道我天生就是做苦活累活的命嗎?我願意給他們做,但是我都累成這樣了,他們都不能體諒嗎?
過春節父母都盼望著兒女回家,享受著這份團圓的喜悅,可是兒女們就不能體諒體諒父母嗎?我能理解他們年輕人在城裡不怎麼做飯,也不會做飯,那麼幹活就不能幫搭把手,不要有那麼多抱怨好嗎?人與人之間不應該是多點理解多點體諒嗎?
@關係教練詹sir
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會讓家庭氛圍和諧。父母的付出如果兒女只是認為理所應當,那這種家庭教育又有什麼效果呢?
春節過年家裡面肯定很多活,如果家人們能夠相互幫忙,大家各自分擔一點,那就不是什麼問題了。如果把活全部推給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來干,這種辛苦誰又能獨自承擔呢?
朋友們,看完靜姨的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可以私信告知。
#天南地北大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