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的時候郭德綱的徒弟怎麼給師傅和師娘拜年?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大家覺得德雲社畢竟很多都是名人,他們之間的人際交往,禮尚往來和普通人是否一樣?這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
郭德綱徒弟怎麼給他拜年?能上門的上門,太遠的沒有要求。郭德綱的徒弟給師傅和師娘拜年,和普通人給師長拜年沒有什麼區別。
德雲社剛成立的那幾年,郭德綱王惠和一些徒弟住在一個大院裡,那時過年這些徒弟就和師傅師娘一起包餃子放鞭炮,拜年則是非常方便,零點鐘聲一過,也就能立即開始。
後來不在大院裡住了,不過還是在北京過年,過年的時候在北京的徒弟就上門拜年。近幾年郭德綱和王惠春節時候比較喜歡回天津過年,這樣一來就變成了在天津的徒弟上門拜年了。
不管是在北京還是天津過年,郭德綱的規矩是在本地的上家裡來,外地的不必過來。
至於徒弟們拜年時要不要送一些禮物?要求是不能送太貴重的,只能買些年貨。到後來有人發現徒弟太多,買的年貨也太多,就乾脆給師傅師娘包個紅包,而郭德綱和王惠也會回個更大的紅包。這一來一往,不讓徒弟吃虧,就是圖個過年熱鬧。
相聲圈是非常重視師承關係的,每逢過節過年,或者是師傅師娘的生日,徒弟是必須到場的。這本來是非常好的尊師重道的表現。但在有的師傅那,把這種形式變成了占徒弟便宜。在有的師傅的觀念中,覺得就應該吃徒弟的,喝徒弟的。
郭德綱是一個非常重視傳承的人,但是他能夠分清什麼是好的傳承,什麼是有問題的。他能夠知道該如何保留髮揚優秀的傳承,該如何摒棄有問題的遺留。
對於徒弟,郭德綱的態度是儘可能給他們支持和資源,但不會只把他們當成搖錢樹。所以郭德綱在遇到三節兩壽的時候,喜歡讓能夠來的徒弟都過來,他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不能太貴重。如果徒弟給包了紅包,他和王惠肯定還回去更大的紅包。
郭德綱不占徒弟便宜還體現在德雲社多年堅持和徒弟還有演員二八分帳。別的演藝公司和相聲團體一般都會採用三七分帳。郭德綱就是希望德雲社的徒弟和演員能夠多賺一些。
徒弟們也都是有心的,岳雲鵬在參加綜藝錄製的時候,得知其它公司都是和藝人三七分帳的時候,覺得德雲社太吃虧了。他特意去找了王惠,要求自己也和公司三七分帳,而不能繼續執行二八了。當然郭德綱和王惠沒有同意,還是繼續執行原來的分帳比例。
岳雲鵬主動找到王惠不是作秀,而是發自內心希望調整分成比例,他覺得這樣德雲社才能更加長久發展。
這就叫將心比心,就像徒弟們給師傅師娘拜年,包個紅包這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在郭德綱和王惠這,就必須要還回去一個更大的紅包。郭德綱這個師傅當的坦坦蕩蕩,他和徒弟們的關係沒有任何擺不上桌面的東西。
過年時師徒的相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溫暖的事,拜年是徒弟對師傅師娘的尊重,也是師徒之間美好的互動。至於拜年要給師傅買什麼東西?要包多大的紅包?這些問題在真正有感情的師徒之間都不會刻意追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郭德綱對徒弟過年拜年的態度就是,能上門的上門,太遠的沒有任何要求。
歡迎關注江丞相聲視界,相聲的世界裡不是沒有悲傷和艱難,但是相聲傳遞的永遠都是快樂和輕鬆。這就是相聲的格局和哲學,也是每個人獲得幸福人生需要具備的格局和哲學。
今日話題:您覺得郭德綱和徒弟之間的關係是不是相聲圈裡的典範?我們一起傾聽,一起分享。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