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他的表演之路發生了轉機,積累多年有了小小的表現機會,背景板升級為n番男配,
李三此角,老實可愛,完全有別於瘋驢子,
當他意外闖入婦科,以為自己身患癌症時,無所適從,神色慌張,
哭起來滿是無措,無知又好笑,但又讓人心疼。
《養女》之後,他的底層小人物之路慢慢鋪開,而生活的苦和事業的磨鍊,則成就了他的表演利峰。
小人物,亦有自己的天地。
《溫州一家人》里的許二窯,傻裡傻氣,
有《白鹿原》里的石頭,一個典型的村頭白眼狼,無所事事、好賭之徒,無賴至極,
有二搭張嘉益的都市劇《裝台》,他在裡面扮演猴子,又一個市井人物,鮮活生動,
還有《山河錦繡》里的潑皮無賴柳滿屯,一舉一動都讓人覺得他是真無賴,並非演出來的。
從背景板走上黃金配角之路,王沛祿用了十六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可能正如勵志雞湯所言:熬得住孤獨,方能等到花開。
02
其實,王沛祿是北影科班出身,學的並非表演,而是導演。
早在少年時期,他就迷上了電影,萌生想要成為演員的想法後,打擊卻接踵而至,
譬如「長得難看,沒有天賦」之類。
這就意味著,王沛祿邁入表演行業註定是孤獨的,從藝之路的艱苦不只是掙錢多少,而是如何對抗世界的冷漠。
因此,他迷上了詩畫,以此來排解心中的寂寞。
各種抽象畫作皆出自他手,
他畫下一幅又一幅,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訴看客:「當我非常悲傷時,就到野外,摸摸樹、跟鳥、花、蟲講講話,那樣心情會好很多……」
他告誡自己:
「表演絕不是一場pk競賽,pk會給你帶來無限的雜念。」
他寫詩畫畫,他記錄生活,
他說:「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
其實你我都很平凡,而所謂平凡就是請你竭盡全力,
王沛祿也和美貌妻子因為書畫結識,女方專心畫畫,兩人交往不久便結下連理之約,
爾後,家庭美滿,事業繼續,
這些年來,他從未拋棄過電影,即便那些影片在內地很難上映,
有自我意識覺醒之作《困獸》,
有於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映的《塬上》,
有農村題材電影《黃河入海流》,
雖然王沛祿仍生活在十八、十九線,但演過的配角觀眾能叫出名字來,如「猴子」、「石頭」,還有現在的「麥可傑克驢」。
有劇迷在直播間恭賀他:「驢哥終於紅了,終於有名氣了」,
可他的回覆是:「沒有、沒有,只是有更多的觀眾看到我們了」。
這個「我們」,大概指的是——那些沒名氣的底層演員。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