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住養老院6年,生病後想留兒子家,兒媳冷臉:留下要約法三章
01
絲絲(化名)是個相當不錯的姑娘。
從實力上講,她早些年正經大學畢業,進入國企,福利待遇都不錯;軟實力也挺好,她喜歡讀書,總有人誇讚她出自「書香門第」;除了工作學習,她心腸也極好。大到每年固定的捐贈,小到在城市內做義工,布施行乞者——當然,這些在她結婚前比較頻繁。
這樣的好姑娘,這樣鄰里稱讚的好姑娘,這樣連她女兒都喜歡自己這位媽媽、從小立志要向媽媽學習的好姑娘,卻在婆婆住養老院六年生病後要求去兒子家——也就是她老公家養老時,冷冰冰地提出:「留下可以,約法三章。」
從前善良心軟的那個絲絲呢?她怎麼就變成對自己婆婆都動輒冷臉的「惡媳婦」了?
02
絲絲基本上是因為愛情和老公結婚的。
兩人工作時認識,絲絲算她老公半個上級。她老公當時也愛讀書,倆人經常一起參加公司附近咖啡館裡的「讀書會」活動。一來二去,便談起戀愛,甚至結婚了。
其實早在戀愛時,絲絲便發現老公身上有一點她覺得不太好——這麼大人了,不敢違抗他媽媽。
倒也不是說他「媽寶男」——讀書明理的人,怎麼可能分不清楚他媽媽是有道理還是胡攪蠻纏?
這青年腦子清楚,當然分得清。可他一方面對母親懷有愧疚,另一方面,是他太過溫和,性格使然。
老公的這份「愧疚」,絲絲也算知道一些。
老公原本還有個小五歲的弟弟。在他十八歲成年,弟弟十三歲時,他媽媽意思是大學就不上了,村裡沒聽說過有人上,還是進城務工來得實在——這還有個小的呢!
這算絲絲老公首次反抗自己的媽媽——當年的少年以沉默,絕食,不說話,就是不務工進行抗議。
因為他家只是不富,不至於供不起孩子們讀書。她媽媽只是瞧不上讀書人,覺得投入時間太長,還費錢,不如早點出去打工賺錢呢。
最後的最後,老公得到了他高中一位老師的資助。當然,老公畢業,在大城市找到工作,盡己所能連本帶利地還了回去。師生倆人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關係。
所以,這些絲絲理解,甚至暗地裡認為,如有需要,她可以當翻臉的那個——誰讓她「虎」呢?
而歸類於老公「過分溫和,性格使然」的那部分,她算是明里暗裡跟老公提過很多次了,就是沒用。
倆人還談戀愛那陣子,絲絲自然畢業就租房獨居,老公那會兒也二十好幾了,應該和她差不多。
可這青年不是。除了每周都要給親媽打錢以外——這點絲絲理解,畢竟還有個要錢的弟弟嘛——還必須至少一個月回老家農村一次,他媽還在那數天數呢。
她知道,老公有時候忙一些,加班都加不過來,便告訴自己媽媽先不回去。她這位準婆婆呢?電話里吱哩哇啦地痛罵這位大兒子「沒良心」啦,「不孝順」啦,「有了媳婦忘了娘」啦——雖然那會兒她還只是女朋友呢。
倆人談了幾年戀愛,順利結婚。絲絲爸媽其實已經給她全款買好了房子,但老公過意不去,畢竟以後懷孕生孩子的苦只有媳婦兒吃,他便也著手買了套小一些的房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下,絲絲的這位婆婆,又有機會來「作妖」了。
當初兒子每周給她打過去的錢,其實都比她和小兒子可能用到的花銷要多,多給他們也有存錢以防萬一的意思。可老公首付足夠,房貸也可以,就是生活可能緊巴巴的,不得不靠老婆過分投入——房產證上還沒她名。
於是這青年向他媽媽開口,意思是先拿過來一部分,如果母親和弟弟有需要,他繼續打錢就是了。
這老太太一口拒絕。她大兒子急了,好說歹說磨了半天,她才鬆口:錢給他可以,不過這算婚房,得有她這個婆婆才行。
青年的臉紅一陣白一陣的。他自然明白自己得贍養老人,回報恩情。可他這才準備結婚,忙亂得很。老婆絲絲是城市獨生女,岳丈家裡大機率不願意讓自己女兒「伺候公婆」,尤其老婆除了學歷即便工作也比他強。他這個弟弟已經工作了,就住他媽媽那個家裡啃老,爛泥扶不上牆。
他期期艾艾地請絲絲等一等,他要想辦法多弄些錢。他這是不打算將自己母親的要求告訴老婆了。
可絲絲是個聰明人,老公不願意說,她不會打聽嗎?很快,她了解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情況,考慮到過去人所說的「養兒防老」——估計婆婆是打算拿大兒子來防老了吧,雖然她還有個小兒子,繼續啃老著呢。
絲絲妥協。畢竟她雖然心裡不太願意,但也不想讓老公太過難堪。
老太太歡天喜地地來了城市大兒子大兒媳家,就等著過上大兒媳「伺候」她的好日子呢!
可這兒媳絲絲,讓她「大失所望」。
兒媳哪裡像個會伺候公婆老公的好媳婦?動不動忙著加班,不好好備孕就算了,居然不包攬家務?不做飯?不掃地?這些都是和她兒子平分著來?她住的可是兒子買的房子!
她馬上當著兒子兒媳的面表現出滿臉不樂意。可惜,想像中的兒媳作為「婦道人家」被訓斥的場景沒來,這兒媳反而將了她一軍。
絲絲隨便眼帘一掀,看了眼自己婆婆,心平氣和地說:「那好吧,我明天就回自己房子去了。老公你加油。」
說完,飯只吃了一半,馬上拎起挎包就要出門。
這下,這位婆婆可慌了神。這兒媳怎麼這樣?怎麼可以這樣?
不過她兒子忙著哄自己老婆去了,晚上也悄悄找到自己媽媽,說讓她以後對兒媳客氣一點,別惹事。
老太太心裡不服,但還是識相地稍微乖了一些。
但很快,她就等來了反抗機會。
兒媳懷孕了。
老太太眉開眼笑——她就要有大胖孫子啦!
不過懷孕期間,國家規定不可以檢測胎兒性別,她便使出渾身解數,用民間那些「土方子」判斷,這肯定是個大胖小子。
可兒媳終於生產之日,她傻眼了——是個女孩兒!
她一邊心裡失落,一邊想著自己終於可以反將兒媳一軍,便天天明里暗裡叨咕著兒媳怎麼生女兒啦,生女兒就是斷後啦,要抓緊恢復好再拼兒子啦,云云。
絲絲剛生產完,畢竟虛弱,便只當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沒搭理婆婆。
就這樣磕磕絆絆到孩子上幼兒園。絲絲對待婆婆一直保持「相敬如賓」態度,因此明面上倆人沒啥大矛盾。
可最近,絲絲總會被女兒問到一些奇怪的問題:
「媽媽,你是不是還要生小弟弟呀?」
「媽媽,你生了我是不是不高興呀……」
「媽媽,我究竟是不是你的寶寶呀?還是只有弟弟是你的寶寶?」
絲絲大驚,她忙一一否認過去,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耐心安撫了半天,這才小心翼翼問女兒:「是幼兒園老師跟你們講的這些嗎?」
如果真是,她一定要好好找找這位負責人,並且立馬給孩子轉學。
「不是,是奶奶說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一句話,讓絲絲心裡涼了半截,轉瞬又被怒火覆蓋。
她當下找到婆婆,和老太太理論起來。過了一小會兒絲絲老公到家,忙勸自己媳婦和媽「算了算了」。
可聽了一會兒,他聽明白了。這老太太一天跟小孫女都念叨了些什麼事!
這下,一直溫和好脾氣的兒子也怒了。老太太有些傻眼,她還是頭一回遇到這種架勢。
剛好,老公弟弟也結婚了,就在自己老娘的舊房子裡。絲絲像趕瘟神一樣讓丈夫將婆婆送回家,當然她語言上肯定客氣,也有理有據。
什么弟媳好像快生了呀,弟媳肯定需要婆婆照看呀,婆婆剛好能去盯著弟媳給她「生個兒子」啦。
絲絲講話其實夾槍帶棒的,這些暗諷老公都聽得出來。
他也覺得母親繼續留在這裡,問題可能會更多,當晚便聯繫弟弟。
誰知,這位媽媽最溺愛的小兒子,居然不願意,直接拒絕了!
他要和自己媳婦兒過二人世界,他不想照顧老太太吃飯養老,但他就是要占著老太太的窩,還不想騰地方。
大兒子沉默。最後,還是讓這弟弟貼了一點點錢,他出大頭,將媽送到了本市最好的養老院。
就這樣過了六年。好歹,絲絲這六年是消停了,好好將女兒一點一點養大,職業上也有新的起色。
結果,她婆婆病了。
婆婆主動打電話,當然,只給大兒子打了電話。說她如今年紀大了,身上有病,可能需要好好養養云云。
兒子自然心急,忙告訴自己媽,讓她放心,明天就接她去更大的醫院檢查治療。
絲絲自然明白道理,支持老公拋下工作和家裡,帶婆婆先去看病。
老公帶婆婆去過省醫院了。其實問題不大,確實是老年基礎病,平時注意一些就好,無須特殊治療。
可婆婆不幹。她一定要來大兒子家養病,或者說養老。養老院是不錯,可住得的確沒自己家舒服——更何況為了孫女上學,兒媳早帶著全家住她自己的那套房子裡去了,更大,更新,更寬敞。
當著兒子兒媳的面,她說出自己想來這裡養老的事實。
即便兒媳不樂意——她也想到兒媳可能不樂意,那她搬「孝道」啦,「婆媳相處」啦,「養兒防老」啦,云云。
可兒媳接下來的反應卻出乎她意料:
「行啊,畢竟你也是我老公的媽媽嘛,」絲絲放下筷子,隨手端起一旁服務員新添的茶水:「不過,我們先約法三章,您答應了,我們就歡迎。」
等絲絲說在,老太太怔在原地。
看來,這大兒子家,她是去不了了。
03
結局是大兒子和兒媳一家出錢,同院方說明老太太基礎病的情況和需要注意的點後,繼續將她送回養老院。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好奇,絲絲究竟是提出了什麼「約法三章」,逼得老太太又回養老院了?
其實,絲絲只說:1.不可以過多和女兒交談,尤其是男女,「生兒子」,「姐姐弟弟」。更別讓他倆再生,這一個就夠了;2.既然住在這裡,老公每周的「孝敬錢」一定會少,而她自己聯繫小兒子,定期來看望自己。當然她和老公也會幫忙;3.不要認為家裡一切都該這個兒媳來做,不要再將「婆媳」「伺候」掛在嘴上。
有人覺得困難,有人覺得簡單。不管怎麼說,老太太是徹底做不到,才灰溜溜地選擇繼續住在養老院。
通過這個故事,筆者主要有兩點想說:
一:這婆婆和絲絲仿佛是「兩個世界的人」
絲絲讀書,學習,工作,並不認為「伺候公婆」是一個妻子的義務。當然,照顧爸媽是應該的,所以她不阻攔老公忙活,自己也時常回父母家看看。
這樣看下來,很多人或許覺得,這個婆婆「討厭」「可惡」「迂腐」「遭人嫌」。結果上或許確實是這樣子的,但我們都要清楚,這位婆婆生長在什麼年代與環境當中,我們又活在什麼時期。就好比,大家都知道「1+1=2」,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而婆婆呢?她從小學到的一直是「1+1=3」,周圍人不但沒人糾正她,也都發自內心地認為「1+1=3」。這樣的婆婆與絲絲相遇,肯定相互看不對眼呀!
二:絲絲的老公,似乎太「老好人」了一些
這位丈夫沒有單純只站在「婆婆」角度為難「媳婦」,其實值得誇獎。但他難以完全拒絕媽媽,更不能拒絕老婆。連關於自己親媽的很多事情他都難以獨自搞定,是絲絲幫了不少的忙。
這樣的老公,好一點,叫「溫良」;不好的,就是「軟弱」了。
你身邊有這樣的婆婆和如絲絲一般硬氣的姑娘嗎?你認同或不認同絲絲嗎?
文/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