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院主治醫生 呂瑋:現在基本上走路可以在室內步行,穩定性比原來要強,語言表達也清晰了很多,咀嚼能力也好很多。他希望自己能好,並且他也經常跟我們交流,他要報答社會,他要報答好心人對他的照顧,對她媽媽的照顧。
赫赫和媽媽用手機製作了一個電子相冊,記錄了6年多來乘坐K1路公車的點點滴滴。
用心服務暖人心 凡人善舉傳真情
兩個平凡的公車司機,在日常忙碌的奔波中,看到一對求醫母子的不易,於是就主動伸出援手。而這一背,就是六年!
六年堅持,從兩個人的善舉,到一個車隊的接力。
他們背著一個病童的身影,走著走著,就變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也成了這座城市的風景。
公車既是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城市文明的流動窗口。滿載著善意和愛心的「真情巴士」,在溫暖這對母子的同時,隨著滾滾向前的車輪,也將人間真情傳遞到了大街小巷。這輛「真情巴士」,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