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讀懂冬曉那句「棄車保帥」的嘲諷,便懂邊亮辭職真相
面對自己的老領導,一手將自己帶出來的師父,邊亮已經徹底明白了,他已經徹底被邊緣化了。
這一切不過是在逼他站隊,但是他兩邊不想辜負,最後便只能讓自己走人。
邊亮辭職了,與其說他是主動辭職的,不如說他的辭職是被逼的。
被架空的邊亮
邊亮在辭職之前便已經被集團架空了,他手中的業務全部交給了朱生豪,而他成為了總經理助理。
「邊亮,從現在開始你只做我的總經理助理,營銷總監的工作全部交給朱生豪,你們倆交接下。」
邊亮被廖總強行架空了,看起來他是升了,變成了總經理助理,實際上他所有的業務都被交出去了,沒有業務他什麼都不是。
而總經理助理這個職業不過是架空他的一個體面的花瓶罷了,實際上他就是一個閒職,一個看起來好像有點體面的閒職。
實際上他什麼都做不了,最後只能一步步被架空,被公司雪藏,被邊緣化。
其實對於邊亮的人事變動,冬曉是非常了解這裡面的手段。
她問趙顯,她的老同學在集團是什麼情況。
結果趙顯說了八個字:「棄車保帥,閒賦在家。」
面對趙顯的回覆,冬曉其實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她太了解趙家企業了,她也非常清楚趙家人接受她進門背後的算計。
不過是看中她的商業能力罷了,希望她婚後能夠替他們收拾赫拉的一攤子。
赫拉原本董事長並不是趙家,趙家是最近才成為赫拉的老大。
但是新官上任,就要培養自己人,培養自己人也要公司有坑,而廖為志在公司多年,樹大根深,要動他不容易。
所以當初小趙總重用邊亮。
一是因為邊亮的能力,能夠為公司帶來利潤。
二是因為他希望能夠利用邊亮來對付廖為志,希望他能夠表忠心,實際上也是拿他當槍使了。
面對趙顯的回覆,冬曉有些嘲諷的說:
「果然是你們趙氏的家傳風格,想用又不敢用,就擱置著,傷不了廖為智,邊亮其實就是一個廢物;傷到廖為智,也算表了忠心了。」
冬曉一眼看出了趙氏的無情,同時也替老同學邊亮感到不值。
邊亮不敢得罪趙顯,但是又不想傷害自己的師父,他走有為難,夾在中間最終成為了高層爭權的犧牲品。
這便是職場的殘酷,只有利益,沒有人情。
可惜邊亮太重人情了,最後弄得自己狼狽離開。
邊亮的不忍
冬曉早就知道邊亮的狀況,於是那天兩人在外面聊天。
冬曉問他:「你現在被架空是什麼感覺?」
結果邊亮說:「我沒得選擇吧。」
冬曉說:「你現在這種情況在赫拉一旦行差踏錯處境會很尷尬。趙氏集團我很了解,他們是非常正規的現代化企業,他們在乎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利潤。以你現在的情況被架空,無法發揮自己的長處為他們獲得利潤的話,你覺得你老師會怎麼對你?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其實冬曉說的話非常現實,如果邊亮一直被架空,被雪藏,無法為公司帶來利潤的話,那麼他最後走人的結局是必然的。
而帶了他多年的老師也不會仁慈的留下他,反而會更加逼他離開。
其實邊亮早就猜得到自己的結局,但是他這個人是在太心軟了,不果斷,導致自己落得如此下場,無論是工作還是感情上,他這個人心都太軟了,活得太擰巴了,最後只能兩頭不討好。
他無奈的說:「跟老師一塊打拚了這麼多年,這赫拉就是他的一切,為了赫拉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來,我都理解吧。」
面對邊亮如此的自欺欺人,冬曉只能說一句:「你這話說得倒是挺高風亮節的。」
邊亮說:「命是人家給的,老師嘛。」
邊亮知道當初太子爺重用他是為了幹掉他的老師勢力,畢竟人都是有惰性的,廖總年紀大了,在一個位置太久了。
趙氏希望能夠注入新血脈用自己的人替換掉那些有惰性的老人,來安排自己的人。
而邊亮便被拉到了風尖浪口,小趙總把部門整改的事情交給邊亮去處理,這是一塊燙手山芋。
太子爺的重用,邊亮自然成為了老人的眼中釘,因為在他們眼中邊亮站在了太子爺那邊,成為了太子爺的人,而太子爺要對付的就是他們這些老人。
所以被架空的邊亮結局有兩種。
第一:徹底狠心成為太子爺的人,助他除掉老人,他可以留下繼續往上走。
第二:邊亮不忍心對付師父,最後只能被架空,最後走人,甚至這一走便是他此後職業生涯的天花板了。
所以冬曉其實在勸他狠下心往上走的,她說:「如果你不往上走的話,你很有可能到達你的事業,甚至人生的天花板。接下來可只能下坡路了。」
冬曉的話非常現實,因為邊亮在赫拉已經乾了十多年了,他其實有很多機會可以升上去,但是每次他都沒有把握機會。
這一次其實他只要堅定站隊趙總,他不僅僅可以留下,而且憑著他的能力和功勞,能夠在赫拉繼續升上去。
但是如果這一次一旦離開,人到中年,找工作是非常難的,而且他這樣不體面離開赫拉,對他在行業內求職也是有影響的。
所以冬曉才會說他這次如果不把握機會可能會是他人生的天花板了。
這便是中年危機,現實又無奈。
很顯然邊亮的態度是不想站隊,更不想傷害自己師父的利益,所以最後他退縮了,也走人了。
邊亮的辭職
邊亮的辭職非常不體面,他是被逼的。
而且走得時候還名聲受損,背黑鍋。
辭職的時候他在廖總的辦公室說了這樣一番話:「之前智能銷售服務店的擴張和加盟,您是要我負責的,後來朱生豪和辛州店鬧出那麼大的亂子。
無論是對集團還是對外面的輿論,都需要有個交代,我應該負責任,所以我辭職。
十幾年前您從學校辭職,帶著我出來闖蕩,那時候您比現在年輕,你跟我說『邊亮,我最喜歡你的就是對市場的敏銳度,我們所學所識都要扔到市場上去,市場是檢驗一切的真理,這個城市是我們的,且有的干呢。』
您說得兩眼發光,我聽得熱血沸騰,可是十幾年過去了,現在呢?
您把我們這一個小地方給圈起來,把真正的大市場隔絕在外面,我當然相信以您的學識,判斷跟市場的經驗,您完全知道直營跟網絡銷售是以後必然的趨勢。
但這些可能對你來說也不重要了,赫拉的大權在握,才是您的大局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也就在這個前提下,朱生豪那些小手段才玩得轉吧。」
集團換了新董事長,趙顯身為太子爺,國外畢業,思想潮流,他重視網絡銷售,但是趙顯的到來很明顯讓廖有志感到大權旁落的危機。
所以他非常排斥趙顯的方案,趙顯身為太子爺,在公司沒有自己的人,他無法大展身手,而他們趙氏企業追求的不僅僅是眼前的利潤,還有未來的利潤。
廖有志傷害到了集團的未來利潤,所以趙顯要動他,很顯然他利用邊亮這一步棋沒有成功。
而邊亮也在這場高層爭權的過程中成為了炮灰。
看到邊亮的結局其實我想起一句老話叫:「慈不掌兵,義不理財,仁不當政,善不為官。」
這句話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意思是過於仁慈的人不能帶兵,義氣過重的人不能管理財務,善心太重的人不能當官。
當然這句話並不是說為帥為官的人不能仁慈,而是要求這些人能夠戰勝自己的感性,能夠理性的,客觀的尊重事實,並且能夠在關鍵時刻有雷霆手段,不能因為婦人之仁誤了大事。
其實這句話也非常適用我們現代的企業管理,有些人可能可以成為一名好的員工,但是可能不適合成為領導。
邊亮就是這樣的人,邊亮正是因為太過於優柔寡斷了,也太過於重視他和廖有志之間的情義了,所以當他知道廖有志的做法是錯的時候,他無法理智的面對現實,最後當一個縮頭烏龜。
最後成為一顆棄子被無情的拋棄。
邊亮不想得罪趙顯,也不想傷害廖有志,最後得出的結論那就是他不適合當領導,至少是不適合當一個理智的帶著赫拉走得更遠的領導者。
但是邊亮的堅持,也讓我看到了人情中的溫暖,其實我們國家的社會和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還是有區別的。
西方的資本社會比較人情淡薄,而我們東方的文化人情是刻在骨子裡的溫暖,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溫暖才會讓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至今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現代化的企業很多時候是西方的資本主義,是講究利益和發展的,而不是講究情義的地方,所以邊亮的結局很慘。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