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圈需要新面孔,大眾對王一博的偏見,在作品逐漸中改觀

2023-02-11     影墨     6345

原標題:電影圈需要新面孔,大眾對王一博的偏見,在作品逐漸中改觀

UNIQ王一博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對於當前網際網路的我們而言,耳熟能詳,但是隨著他的作品在大銀幕的上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他。

電影圈需要新面孔,大眾對王一博的偏見,在作品逐漸中改觀

且不說王一博作為愛豆流量出身,讓不少人對他帶有很大的偏見,隨著《陳情令》的爆火,知名度的拓寬,很多人對他的改觀,源於他街舞的出圈表現,讓好多人就此迷戀上這個熱愛跳舞的男生。

這也許只是一方面,可是隨著王一博主攻大銀幕,進入電影圈的步伐,我們對他的認知,也在偏見中看到了一些希冀。

電影圈需要新面孔,大眾對王一博的偏見,在作品逐漸中改觀

電影圈需要新鮮的面孔,我們看過了太多的熟悉面孔,他們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也給我們形成了固有印象,打破這種慣有的狀態,其實挺難的,畢竟審美也會疲勞。

在這次的春節檔,王一博的加入,讓電影圈充滿了活力,這個春節期間,打開微博熱搜榜,王一博的名字持續性霸榜,各種爭議性的話題,看得相當過癮。

電影圈需要新面孔,大眾對王一博的偏見,在作品逐漸中改觀

不知道各位跟小妖是否一樣,原本以為這個頂流的作品上映,應該是普天同慶的開心,卻沒成想,各種爭議性的話題,此起彼伏,詭異的排片,不切實際的黑評論,各種的張冠李戴的措辭,充斥著網絡。

電影圈不應該是百花齊放的嗎?為何去防爆這個新的面孔呢?

電影圈需要新面孔,大眾對王一博的偏見,在作品逐漸中改觀

再說了,王一博的這部作品是一件歷史事件,是講述抗戰時期那些潛伏在地下的無名烈士,他作為Z世代的一個代表,可以吸引多少00後的年輕人去了解這段歷史,增強民族的團結性,珍惜當下。

不比那些古偶劇,無營養的無腦劇強太多嗎?這是我始終不懂的地方,不過在這場黑粉大戰中,看著票房逐漸提升,觀影人數的增加,我才明白,原來黑紅也是一種推銷。

電影圈需要新面孔,大眾對王一博的偏見,在作品逐漸中改觀

畢竟現在的年輕人很有自己的想法,你越是詆毀,越是用各種的人設頭銜來定義,越能激發人去一探究竟的想法。

突然發現這種方式,才能激發大眾去關注,同時呢,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被討論,不被點評的演員,是沒有太多價值的,這也許就是內娛的現狀。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