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相聲非遺大會首場演出落下帷幕,主辦方請了許多相聲業內的名師大咖,卻唯獨將德雲社排除在外。唯一一個能與德雲社沾邊的,還是已經離開德雲社多年的李菁。
相聲本是小眾文化,能有如今這麼高的熱度,郭德綱與德雲社功不可沒。但如今,辦個相聲大會反倒將德雲社排除在外,多少有些搞小團體的意思了。不過,也可以理解主辦方的良苦用心,若不將德雲社排除在外,那麼風頭必將都被德雲社搶走,乾脆就不邀請德雲社了。
少了的德雲社的相聲大會,確實不怎麼出彩。整場節目下來,僅僅有332.9萬人觀看,人氣算不上高,與德雲社更是無法相提並論。不過,若是與幾十上百人的小劇場演出相比,這個成績又是相當傲人的。最終成績如何,要看從什麼角度去分析了。不過,德雲社之外的相聲節目,能有這樣的數據,著實不容易,應該給予肯定的。
比較令人不解的是,這一次的相聲大會不是在天津、北京舉辦,而是選擇在了深圳。深圳與相聲八竿子打不著,但深圳的某單位給了贊助,將舉辦地定在深圳也無可厚非。不知道深圳能否因為這次的相聲大會,能夠在文化領域異軍突起。
相聲講究的是內容,但此次相聲大會上的節目,內容質量並不高,無外乎就是老梗新說,本質上換湯不換藥,並沒有什麼新意。老中青三代相聲演員齊聚一堂,並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一仆二主》聽起來是不錯,可這不過是在炒馬季先生的冷飯,盧鑫玉浩作為相聲界新興的勢力,兩人一直穩定輸出,節目算得上是全場最佳。
比較讓人覺得可惜的是李菁,雖然他一直批評德雲社近幾年相聲質量下滑,但他的相聲並沒有比德雲社好很多。尤其是他現在這個搭檔,嚴重限制了他的發揮,沒包袱、沒笑點,聽下來平平無奇,很無味,最終不得不靠跳舞的方式來彌補不足。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