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聚餐,母親端走外孫的大蝦,女兒翻臉:每月3000養老費也斷了

2022-01-30

娘家聚餐,母親端走外孫的大蝦,女兒翻臉:每月3000養老費也斷了

雖然很多人說,父母都會愛子女。但在對待兒子和女兒的時候,重男輕女的父母,一般都會偏心於自己的兒子,至於女兒,往往只是父母忽略的對象。

而有些女兒就很天真認為,父母冷落自己也就罷了,但對於外孫外孫女,父母總不會做得太過於明顯吧。

可是,人心有時候就是如此得不堪一擊。你認為自己孝順了,也認為父母會對自己的孩子一視同仁,但不到最後一刻,你不會知道,有些時候,父母的寵愛,不會因為你的孝順而有所改變。

01、每月3000塊錢幫著父母養兒子

孝順懂事的楊雯,從小就是父母眼裡的隱形人。弟弟沒出生之前,父母還會關心她一二。而等弟弟出生之後,父母就徹底忽略了她。

而等弟弟慢慢長大之後,楊雯就更是淪為了家裡的透明人。不管是吃的穿的玩的,父母都是希望她能讓著弟弟,所以,很多時候,只有弟弟玩膩或者不喜歡的東西,楊雯才去玩。

長大掙錢之後,楊雯就理所當然成為了父母養兒子的幫手。即便工資才五千塊錢的楊雯,也必須每月給父母寄回去3000塊錢。如果錢少了或者晚了,父母就會打來電話責罵。

因此,在沒結婚之前,楊雯的工資,基本都是拿來供養父母和弟弟。可即便她如此孝順,父母卻也不會對她高看一眼,甚至還會嘲諷她不夠孝順,拿回家的錢不夠弟弟花銷。

每每面對父母的責罵,楊雯總是會覺得很是受傷。但此時的她,並沒有跟父母鬧翻,畢竟她心地善良,並不願意被父母扣上不孝的帽子。

02、母親端走外孫愛吃的油燜大蝦

再之後,楊雯遇到了不嫌棄自己家境的老公,兩個人很快就結婚了。而在結婚之前,父母也不曾放過她,跟老公和婆家要了10萬塊錢的彩禮。而這些彩禮,最終一分錢都沒有賠回來。

幸好婆家通情達理,雖然內心不滿,卻沒有對楊雯冷嘲熱諷,這讓楊雯特別感激,也更為孝敬公婆,一家人的日子倒也過得有滋有味。

原以為父母重男輕女,只是針對自己,至於自己的兒子,父母總會關愛一番。可最終楊雯的這些想法,還是一廂情願了。

因為當天娘家聚餐,楊雯和老公帶著兒子,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回去。父母倒是很順手拿走了那些禮品,但嘴上卻還是比較嫌棄,認為女兒女婿的禮品太廉價,不值錢,還不如直接給錢。

父母的抱怨,鬧得大家好一陣尷尬。見此,楊雯就主動下廚做飯,還讓老公出去買了一袋子蝦,她準備給家裡的孩子做一道油燜大蝦,這是兒子心心念念喜歡吃的菜。

然而,等她做好油燜大蝦,把蝦端出來之後,兒子和小侄子全都湊了過來,一個兩個被饞得口水直流,大鬧著要吃。楊雯心想這是娘家,也不好讓兒子太過於隨心所欲,就安撫兒子要等人齊了才能動筷子。

而母親聽到自家孫子要吃油燜大蝦,就心疼地直接給他拿碗筷,還把大半的蝦都分到孫子的碗里。楊雯的兒子看著直流口水,楊雯對母親的偏心有些不滿,於是她也拿出碗筷給兒子剝了幾個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可孩子終究還是孩子,吃完了還想再吃,可還沒等他動手,母親就端走了兒子面前的油燜大蝦,直接放到自己孫子的面前說:餓死鬼,要吃蝦就回你家,找你爺爺奶奶要去,這可是我孫子的,你不能搶。

03、女兒翻臉:每月3000養老費也斷了

母親的搶蝦,讓楊雯兒子頓時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可母親還不罷休,還在責怪外孫。看到這一切,楊雯心疼壞了,連忙把兒子抱在懷裡,跟母親抱怨:孩子嘛,不就是幾個蝦,吃完就算了,何必計較?

母親感覺自己的尊嚴被受到了挑戰,頓時就不樂意了:這可是我親孫子愛吃的,你兒子要愛吃,就回家找他爺爺奶奶去,你們做父母的也是,就沒教育過孩子去別人家做客要守規矩嗎?

母親的話,讓楊雯還要勸說的話,頓時全都堵在了嘴裡發不出來。原來,這就是親孫子和外孫子的區別。即便都是自己兒女的孩子,可父母卻依舊偏心,有所偏重。

楊雯沒有再為自己和孩子辯解,直接就翻臉:既然油燜大蝦,我兒子沒資格吃,那每月3000塊錢的養老費也斷了,我也沒資格再給。

說完,楊雯拉著老公孩子,徑直就回了自己家。從那之後,楊雯就果真沒再給娘家生活費。即便父母隔三差五就上門哭窮訴苦,但楊雯卻依舊沒有心軟,因為她實在是受夠了父母的偏心。

父母重男輕女,只重視兒子,忽略女兒,即便女兒一直孝順有加。可對於偏心的父母而言,對女兒的孩子,也不會一視同仁。

所以,很多女人在結婚之後,就會有所感慨,覺得自己再孝順,可在父母的眼裡,親孫子和外孫子始終是有著天壤之別。

因此,即便她們曾經很孝順,可也耐不住父母的一再區別對待,最終不得不和父母離心。

今日話題:

你認為親孫子和外孫子有區別嗎?


相关文章

  • 女兒遠嫁甘肅十幾年,年邁父親扛被子跋涉千里送溫暖:滿滿的父愛
  • 去城裡看女兒,他們拿一碗剩飯給我吃,轉身回去時我卻給他們50萬
  • 女子在家囂張跋扈,看婆婆老了竟逼婆婆過戶房產,婆婆:死都不給
  • 女友要求子隨母姓,我媽:結婚費用你出,娃我不帶,財產只給你哥
  • 弟弟離婚後,跟著我養老的我媽,把侄子接了過來,我讓她一起搬走
  • 老公去世兒媳照顧婆婆反被趕,再婚當天婆婆拿出遺囑,才知錯怪她
  • 我與老伴搭夥8年沒領證,他去世後我要走,他兒子:這10萬您拿著
  • 帶老公去閨蜜家修水管,用老公手機點外賣後,我的婚姻結束了
  • 我請鄉下公婆來住新房,他們卻選擇住旅館:房子太好,我們住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