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婆家「越是孝順的媳婦」往往是越不受待見的那一個?真相很戳心是千古難題啊!婆婆和媳婦互相體諒,就會各得其所,關係融洽。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就有可能婆媳之間會出現裂痕,難以彌補。
談戀愛的時候,女人只需要在乎對方的感受就行,結了婚,女人不僅僅要維護雙方的感情,還要處理一些瑣事。婆婆可以在生活中起著輔助兒媳的作用,無論是帶孩子還是做飯,婆婆總能夠在細微之處幫著兒媳去打點。作為兒媳應該將心比心回報自己婆婆,好好孝順對方,但是站在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在婆家最孝順的媳婦,往往是最不受待見的。
一、女人越是孝順,對方就容易看輕你,因為當成了習慣
俗話說得好「人都是喜歡捏軟柿子。」心理學專家稱人在潛意識裡是不在乎那些對自己好的人的。
雖然我們都知道對自己好的人才是愛自己的,可是還忍不住去巴結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
兒媳越是孝順婆婆,對方的虛榮心就被一次次的滿足,所以她就容易輕視你。
當女人在家庭中一直扮演著孝順的角色,婆婆就會把這當成一種習慣。
她就覺得你做什麼事都是應該的,假如有一天你做錯了一件小事,在對方看來都是不可饒恕的。
女人孝順沒錯,可一定不要太卑微,否則就會在婆媳關係中格外受氣。
二、孝順的女人往往都很聽話,不善於去表達自己的看法
人的行為動機其實是受潛意識控制的,女人越是在這個家庭中孝順,別人就會覺得你好欺負。
何為孝順,指的是晚輩對長輩盡孝的同時聽取對方的教會,順著對方的心願辦事。
最孝順的兒媳顯然就是那個最聽話的,可在這個家庭中女人越是太聽話,就越沒有地位。
老人的觀點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作為兒媳沒有必要去刻意的迎合對方,如果覺得長輩不對就該用恰當的語氣指出來。
否則你一味的去順應對方,就會讓別人覺得你沒有什麼主意,容易被人擺布,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什麼家庭地位可言。
三、女人越是孝順,容易失去在家裡的話語權
人在內心深處都會選擇欺負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因為在這期間她才能有一種成就感。
婆媳關係是建立在經濟利益中的,或許還摻雜著某些親情。男人和女人之間會建立愛情,女人和孩子之間則是親情,而女人和婆婆之間的關係靠的則是男人這個媒介。
兒媳和婆婆都會在這個家庭中以一家之主的角色來承擔各方面的事物,所以二者就會存在競爭的關係。
兒媳如果一味的聽從婆婆的話,就完全失去了家庭中的言論大全,婆婆也會在任何事情上都會打壓你,來獲得某些成就感。
總之,女人要處理好婆媳關係,就要學的情商高一點,不要把自我的愚孝當成了孝順,也不要去刻意的討好對方,反而有些做作。
兩個人在相處的時候,不必針鋒相對,而是各自為了這個家努力,女人要在尊重對方的同時,保留自己的意見,這樣才能夠讓婆婆重視你。
經常會看到身邊有這樣的事情,父母有幾個子女,越是孝順的,老人越是不待見,甚至還會討厭,而那些常年不在父母身邊的子女,老人還特別牽掛和喜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舉例子:去年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成就是一個油嘴滑舌,特別會說「好聽」的話,又會討好人的人,明明沒什麼出息卻被蘇媽媽當成是一塊「寶」,蘇媽媽在世的時候,他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且蘇明成一直花家裡錢,沒為家裡付出一點,蘇媽媽還覺得蘇明成很孝順。
相反蘇明玉從小懂事,學習成績優異,又很懂事,可卻不招蘇媽媽待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孝順的人通常都屬於愛干實事的人,而不是靠一張嘴辦事的,他們覺得說的再好都不如付出行動來的實際。可現實就是更多那樣喜歡聽好聽,不喜歡不會說好聽話的人,所以那些不會說「好聽」的話,不懂得討好人,也不懂得怎麼討人喜歡的孩子也會更不受父母待見。
這到底什麼原因呢?聽聽這三個老人怎麼說?
黃先生:72歲
我有3個孩子,兩女一兒,大女兒住在附近,小女兒考出去了,兒子雖學習不好,但有做生意的頭腦,也在大城市安家了。
大女兒性格軟弱,從小就不愛說話,找的對象還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小兩口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我還是牽掛小女兒和兒子。
那兩個孩子給我長臉了,不論我走到哪裡,人家都誇他們好,說我教育的好,唯獨老大讓我丟臉,這輩子跟我一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一點出息沒有。
有一次,過年的時候,兒子說有事不回來了,我心心念念盼的孩子沒回來,心裡不好受,拿老大撒氣,她不但不生氣還一直哄著我。
老大看哄不好,給小女兒打電話,小女兒嘴甜會說話,「爸,大過年的咱得開心點,我這嫁人了過年回不去,等五一放假肯定回去看你,把大外孫也帶回去哈」,心情一下好了。
從沒把老大當回事,覺得她孝順是理所應當的,直到老大胃癌去世,女婿跟孩子去了城裡,沒人照顧我,那時才想起大女兒的好。
小女兒和兒子從不提讓我去,說不能動了就花錢雇保姆,或是去養老院,他們工作忙沒時間照顧,我現在很想念大女兒,再也看不到了。
柳女士:68歲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