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和婆婆都會在這個家庭中以一家之主的角色來承擔各方面的事物,所以二者就會存在競爭的關係。
兒媳如果一味的聽從婆婆的話,就完全失去了家庭中的言論大全,婆婆也會在任何事情上都會打壓你,來獲得某些成就感。
總之,女人要處理好婆媳關係,就要學的情商高一點,不要把自我的愚孝當成了孝順,也不要去刻意的討好對方,反而有些做作。
兩個人在相處的時候,不必針鋒相對,而是各自為了這個家努力,女人要在尊重對方的同時,保留自己的意見,這樣才能夠讓婆婆重視你。
經常會看到身邊有這樣的事情,父母有幾個子女,越是孝順的,老人越是不待見,甚至還會討厭,而那些常年不在父母身邊的子女,老人還特別牽掛和喜歡。
舉例子:去年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成就是一個油嘴滑舌,特別會說「好聽」的話,又會討好人的人,明明沒什麼出息卻被蘇媽媽當成是一塊「寶」,蘇媽媽在世的時候,他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且蘇明成一直花家裡錢,沒為家裡付出一點,蘇媽媽還覺得蘇明成很孝順。
相反蘇明玉從小懂事,學習成績優異,又很懂事,可卻不招蘇媽媽待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孝順的人通常都屬於愛干實事的人,而不是靠一張嘴辦事的,他們覺得說的再好都不如付出行動來的實際。可現實就是更多那樣喜歡聽好聽,不喜歡不會說好聽話的人,所以那些不會說「好聽」的話,不懂得討好人,也不懂得怎麼討人喜歡的孩子也會更不受父母待見。
這到底什麼原因呢?聽聽這三個老人怎麼說?
黃先生:72歲
我有3個孩子,兩女一兒,大女兒住在附近,小女兒考出去了,兒子雖學習不好,但有做生意的頭腦,也在大城市安家了。
大女兒性格軟弱,從小就不愛說話,找的對象還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小兩口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我還是牽掛小女兒和兒子。
那兩個孩子給我長臉了,不論我走到哪裡,人家都誇他們好,說我教育的好,唯獨老大讓我丟臉,這輩子跟我一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一點出息沒有。
有一次,過年的時候,兒子說有事不回來了,我心心念念盼的孩子沒回來,心裡不好受,拿老大撒氣,她不但不生氣還一直哄著我。
老大看哄不好,給小女兒打電話,小女兒嘴甜會說話,「爸,大過年的咱得開心點,我這嫁人了過年回不去,等五一放假肯定回去看你,把大外孫也帶回去哈」,心情一下好了。
從沒把老大當回事,覺得她孝順是理所應當的,直到老大胃癌去世,女婿跟孩子去了城裡,沒人照顧我,那時才想起大女兒的好。
小女兒和兒子從不提讓我去,說不能動了就花錢雇保姆,或是去養老院,他們工作忙沒時間照顧,我現在很想念大女兒,再也看不到了。
柳女士:68歲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