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晨的雞鳴,一個男生從一棟破舊不堪的土房子裡走出來,扭頭喊了一聲「灰灰,走」,然後拿上勞動工具,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
在田間忙活了一天之後,他總是會給自己做一道地道的農家菜,比如臘肉炒蒜苗、回鍋肉、米豆腐……
這個男孩叫周周,是一名自媒體博主,在網上坐擁了700多萬的粉絲。
他和李子柒一樣,主要是記錄自己在農村的日常生活,平坤每個視頻都有50多萬的點贊量,和2萬多條的評論。
他的生活被拍成視頻後,每天都有數以百萬人追劇。
很多網友把他稱之為「男版李子柒」。
周周的樣貌平平無奇,他出生在農村,沒讀過多少書。
但就是這樣的他,卻能在某音上受到那麼多人喜愛。
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這個23歲的山裡娃,成為了無數人關注的「明星」?
爆紅的背後,是真窮還是另有背景?
在念鄉人周周的簡介上,赫然寫著這樣的三句話:
「我爸對我說不幹活就沒飯吃;
我媽對我說不會做飯就討不到媳婦;
我姐對我說不努力讀書就只能幹苦力。」
是的,對於周周來說,這是激勵他走到今天的三句話,也是不少農村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勸導。
在貴陽的北部,有這樣的一個小城市。
它東鄰湖南省懷化市,北與重慶市接壤,是連接中南地區與西南邊陲的紐帶,享有"黔東門戶"之美譽。
沒錯,這個城市就是貴陽銅仁,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
周周就出生在這裡的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從小家境條件不是很好。
周周是家中最小的,他的上面還有兩個姐姐。
在那個年代,農村的重男輕女的思想都是比較嚴重的,周周作為一個男孩,自然是從小備受父母的寵愛。
平時家裡有什麼好的東西,父母都會優先給他,而不是給姐姐。
但周周很懂事,沒有在父母的驕縱下養成一身的壞脾氣。
他的爸媽也是大山裡的人,沒讀過多少書,於是早早的就結婚了。
他的父親沒多少文化,只好去工地打工掙錢,用微薄的工資撐起家裡的生計。
母親在家中照料著他和姐姐,白天干農活,晚上去縣城裡的酒店幫忙洗床單,以此來賺取他們姐弟三的生活費。
一家人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也算其樂融融。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點周周和姐姐很早就感受到了。
清晨,當別的孩子都還在父母的懷中酣睡的時候,他就要和兩個姐姐去山上砍柴、摘野菜。
因為他太小了,拿不到什麼東西,所以姐姐就讓他拿幾根乾柴、遞一下水壺,分擔些任務。
他小小的身體在大山上跑來跑去,時不時還會被路邊的石頭絆倒,刮出了血。
姐姐心疼他,曾好幾次叫他去屋裡休息,但周周都不願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童年的大部分時間,周周都是和兩個姐姐一起度過的。
他就像是姐姐的跟屁蟲,姐姐走到哪他就跟到那。
大姐廚藝好,二姐蹲在灶台邊起火,周周就搬個小凳子,坐在旁邊看姐姐做飯。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周也學會了洗衣做飯砍柴生活等農村人必備的生活技能。
轉眼間過了很多年,周周也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長成了意氣風發的少年。
轉眼間他的姐姐也到了該大學的年紀,可是他的母親卻突然在田裡暈倒了。
周周聽到消息後,馬上和姐姐心急如焚的趕了過去,父親也早早的去醫院了。
醫生說,他的母親因為太勞累,患上了乳腺癌,需要馬上動手術治療。
這個消息對於他們家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如果真的要借的話,按照父親那點微薄的工資,不知道要還到猴年馬月。
這時,周周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他要出去打工給母親賺醫藥費,還要供兩個姐姐上學。
隨後,周周就從學校輟學了。
因為他的學歷只有高中,又沒有一技之長,所以只能做一些體力活。
他在餐廳當過服務員,在快遞站送過快遞,還送過外賣,不管多累的活他都願意干。
他最開心的就是每個月發工資的那幾天,拿到工資後,他就會把這些皺皺巴巴的鈔票分成幾分,其中一份用來給母親治病,另一份用來給姐姐上學……
等到分完之後,留給他自己的,也只夠最基礎的生活費了。
那時候他每個月的工資只有200多塊錢,自己都捨不得吃一頓飯,卻要給姐姐買一雙好一點的鞋子。
從這就能看出,周周的確是一個很善良很孝順的人。
有了周周的幫助,他的兩個姐姐成功的上了大學,畢業之後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而他母親的病,也在積極樂觀的態度下慢慢的好轉了起來。
當網友知道這一切的時候,都不免為他的孝順感動。
即使生活如此艱難,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
2019年,大學生莫志林選擇回鄉創業,他雖然不是什麼985畢業的,但他去過大城市,無論是思想還是格局都比這個小城市的人高得多。
莫志林起初是做電商的,他在農村有自己的物流倉庫,然後開網店賣出去。
他和周周的關係不錯,平時也會喊他來自己的倉庫幫忙打包一下快遞什麼的,幫個忙。
周周做事很勤快,每次到了雙十一的時候,倉庫都會爆單,即使他包快遞到半夜三點也沒有絲毫怨言。
莫志林誇讚道:
「周周很多方面和我有點相似,雖然他文化水平不高,但總是做事歸做事、玩歸玩,做起事來就很認真,很賣力。有時候工作搞到夜裡一兩點,他還是很努力、很有幹勁,不是在應付。」
就是這種勤快樸實的品質,深深的打動了莫志林。
在不忙的時候,他就會把周周叫過來,教他如何打字溝通,如何處理客人的訂單。
周周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他覺悟很高,不一會兒就會了。
2019年年底,自媒體行業正在猛烈的發展,很多都靠著拍vlog賺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莫志林也聞到了這一股時代的浪潮,他拉著周周還有幾個老鄉,商量要不要改做自媒體。
幾個老鄉都覺得可以,周周也答應試一試。
莫志林覺得周周的外在條件是他們幾個中最好的,於是就讓周周出鏡,其他幾個老鄉分別負責拍攝、剪輯、後期等工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是的,你看到的那麼精緻又接地氣的農村生活,其實是由4個人拍攝出來的。
剛開始,周周並不習慣出鏡,面對攝像頭,自卑的他總是本能的選擇躲閃。
莫志林就會在一旁給他做心理工作,讓他大膽一點,就像平時自己在農村生活一樣,不要有心理負擔。
一開始,他拍攝的都是一些農村的美食,比如臘肉、折耳根、藠頭、米豆腐、梅乾菜扣肉等等。
這些食材都是在家裡新鮮採摘的,充滿了濃濃的家鄉味。
在發出幾個視頻後,念鄉人周周的視頻就獲得了幾十萬的播放量, 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這讓他們非常開心,隨後又接連發布了一些鄉村生活的日常。
他們一起山上砍柴,下地鋤草,一起去樹上摘果子吃。這種原生態的鄉村日常給了觀眾心靈上很大的撫慰。
他做的每一道美食,都是在農村田地間就地取材,真正的做到了綠色健康。
摘完菜後,他會把菜都放到一個竹筐里,然後跋山涉水的回到家裡。
周周有一隻可愛的狗狗,每次他去外面摘菜的時候,灰灰就會跟在他身邊。
明明是那麼簡單的食材,可是在經過了周周的手之後,就可以變成一道豐富的美食佳肴。
如今,周周的粉絲已經漲到了890萬,也就是說,每天都有幾百萬人呢在等著看他的連續劇。
筆者認為,周周、李子柒的爆紅絕對不是一個偶然。
如今越來越多人靠著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他們白天在高樓大廈工作,晚上回到破敗不堪的城中村,這便是很多社畜的真實寫照。
隨著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他們忘記了清脆的鳥鳴,忘記了涓涓的小溪河流,離那些淳樸的農村生活越來越遠了。
周周們的出現,讓我們感受到了久違的那種寧靜,對於996的打工人說,這無疑是安慰心靈的最好的一劑良藥。
其實在念鄉人周周爆紅之前,網上已經有一個李子柒了。
因為他的視頻風格和李子柒的特別像,所以他還被稱為男版李子柒。
咋一看,周周居然有點像是丁真與李子柒的「結合」。
但仔細看,其實你會發現周周和李子柒還是不太一樣的。
李子柒主要做的就是一些傳統的中華美食,還會向我們介紹一些文房四寶之類的文化遺產,而周周主要是記錄鄉野生活。
如果說,李子柒的視頻是一道精美的山珍海味,那麼念鄉人周周的視頻就是近在眼前的人間煙火。
讓人意外的是,即使坐擁了這麼多粉絲,但周周從來沒有帶過一次貨。
據周周介紹道,自己在爆紅之後,有很多人不斷的私信他,希望能和他合作。
甚至還有一些人通過視頻里的公交車車牌,找到了銅仁市,再找到了他們的村子。
面對這些前來談合作的商家,老莫和周周都拒絕了。
他們拍視頻本來就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能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美食,順帶推動一下鄉村的發展。
如果他們因此去直播帶貨的話,難免會讓人覺得忘記了初心。
老莫表示,現在很多變現的方式就是直播帶貨和打賞,這樣雖然能賺錢,但是對家鄉沒有多少幫助。
所以他們選擇將自己的家鄉的美食特產發揚光大,讓更多人認識銅仁這個地方。
而老莫之所以將帳號名稱定義為「念鄉人」,是因為他覺得人落葉總是要歸根的,再現農村生活是他的理想,也是很多遠在他鄉的遊子想做的事情。
如今,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通過視頻來銷售家鄉的土特產,帶動全村人脫貧。
不得不說,他們真的是人間清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