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一檔名為《中國星跳躍》的節目中,64歲的牛群作為嘉賓跳水。
在他上台前,觀眾早就為他捏了一把冷汗,這麼一大把年紀了,為何要這麼拼?
在上台前,牛群信誓旦旦的說:
「既然做不了跳水冠軍,那就做一個曲藝界的跳水王子!」
觀眾也只好緊張的等著他跳水。
牛群從高達5米的跳台跳下來,沒想到一下去就被拍暈了,他死死的抓住救生員的胳膊,嘴裡還是拚命的嗆水。
因為體力不支,還沒等救生員把他撈上來,牛群就暈了過去。
這不禁讓網友對他感到心疼,都一大把年紀了,本該在家好好享受天倫之樂,可是還要在節目上撈金。
當年牛群與馮鞏二人,可以說是相聲界的黃金搭檔,他們的《小偷公司》《點子公司》《最差先生》等作品曾紅極一時。
可是在巔峰之時,牛群卻選擇拋下馮鞏去當官,最後淪落到妻離子散、晚景淒涼的下場。
大家都說,這是跟牛群自己的「任性跨界」有問題。
那麼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離開馮鞏後,牛群為何過成這樣了?
1949年,牛群出生在天津的一個普通家庭,上面有3個姐姐和2個哥哥,最小的哥哥也比牛群大13歲。
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牛群從小就享受著父母的重視和關愛,只要是他想要的東西,父母都會拼盡全力給他買。
大家都知道天津是一個曲藝之鄉,在這裡的文藝氣氛十分的濃厚,小小的牛群也在這樣的環境下對相聲產生了興趣。
平時放學之後,他就會和小夥伴跑到戲園子裡去看戲,有時候還會跟著台上的演員手舞足蹈。
17歲那一年,牛群被分到了鄉下插隊。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認識了村裡的一位連快板的老爺爺,老爺爺很喜歡他,覺得他很有說快板的天賦,就把自己的本領傳給了他。
可惜在兩年之後,牛群就要去當兵了,他依依不捨的和老爺爺道了別。
之後,文工團要下連表演,由於人手不夠,需要新兵連出人。
但新兵不會才藝,大家都不敢報名。
這時,牛群大膽的舉起了手,隨後他上台表演了一曲快板。
流暢的表演,讓戰友們對牛群刮目相看,隨後他就順利的進入了北京jun區文工團。
在這裡,牛群主要負責相聲的創作表演,也因此開啟了他的相聲生涯。
之後,他幸運的認識了一位老師叫劉學智,對方給他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1979年,牛群在一個匯演中表演了一段相聲《原形畢露》,本以為自己的表演可以得到大家的歡迎,誰知道卻演砸了。
要不是大家都是文明人,可能會有人往他頭上扔菜葉子。
這次的表演給了他很大的打擊,回去之後他甚至想放棄這一行。
但是劉學智老師給了他很大的安慰,奉勸他一定要堅持下來,還把自己的女兒劉肅嫁給了他。
隨後,在老丈人的幫助下,他認識了相聲大師常寶華,並學習了很多的專業知識。
是的,牛群就是那麼的幸運,別人求也求不來的機會,他輕而易舉的就獲得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有一天,牛群突然接到了一個劇組的電話,對方讓他去裡面客串一個角色,劇中的男一號正是馮鞏。
這是牛群人生中第一次演戲,因為這次的接觸,他認識了馮鞏,兩人因此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在聊天中,牛群得知馮鞏也是非常的喜歡相聲,兩人一拍即合,要麼我們就組成一個搭檔吧?馮鞏想了想說好。
1989年,牛群和馮鞏首次登上春晚,表演相聲作品《生日祝辭》,不過因為那那一年的春晚競爭太激烈了,加上馮鞏和牛群是第一次合作,所以沒用激起什麼太大的水花。
不過兩人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之後他們就一直在台下鑽研段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後他們憑藉著《領導,冒號》在春晚爆紅,表演完節目後,大街小巷的孩子都在模仿他們的「領導,冒號」,牛群知道自己火了。
當時「領導,冒號」這句話的知名程度可不亞於現在流行的YYDS和咱就是說,這足以見得他們有多火了。
當時馮鞏還有另外一個搭檔是劉偉,在深思熟慮之下,馮鞏還是覺得牛群比較適合自己,於是就和他分道揚鑣了。
而牛群也是收收心,專心的和馮鞏一起研究劇本。
之後,牛群和馮鞏一下子寫出了8段經典相聲,比如《無所適從》《點子公司》《教子有方》等等,在每個節目中他都會貢獻精彩的表演。
春晚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舞台,在連續登上幾十次春晚後,牛群和馮鞏徹徹底底的火了。
之後,他們還參加了不少的綜藝節目,比如《綜藝大觀》,兩人成為了相聲界的黃金搭檔。
牛群一下子從一個不知名的草根變成了相聲演員,走到哪裡大家都會喊他一聲牛哥。
換做是你,你能不膨脹不。
在爆紅之後,牛群並不甘心只當一個相聲演員,他學別人去下海經商了。
當時,馮鞏跟他說,做一行愛一行,你就把相聲說好就行,不要瞎折騰。
但是牛群執意要走,他覺得經商可以給他帶來更大的利益。
馮鞏知道自己挽留不了他,只好隨著他去。
在牛群走之前,他們兩定下了一個協議,那就是如果他半年之內失敗了,就繼續回來說相聲,馮鞏也會等著他。
不得不說,牛群在說相聲方面還是有點天賦的,可是在經商方面就不行了。
沒過多久,牛群就賠光了自己的所有積蓄,
他找到了馮鞏,希望馮鞏可以再給他一次機會,馮鞏也原諒了他。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牛群與馮鞏似乎很難再做出什麼優秀的作品,有種江郎才盡的感覺。
此時,牛群又動起了壞心思,他開始了自己的作死之途。
他為了讓自己的表演和創作更上一層樓,跑到北大去進修了兩年。
之後,他因為喜歡足球,和趙本山等人成立了一個足球隊,還擔任起了足球隊長。
因為愛好攝影,他還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牛眼看家・牛群名家攝影展》。
他一直忙於這些事,根本就沒有心思放在說相聲上了,馮鞏看到了也是非常的無奈。
1999年,牛群再次離開相聲舞台,在《名人》的雜誌中擔任了一個重要的職位。
可是,這個雜誌在經營了半年之後入不敷出,很快就虧得連本都不剩。
最重要的是,他還拖欠了牛群和其他同事的工資,牛群一氣之下又離職了。
在離開之前,牛群撕心裂肺的表示:
「我離開《名人》實在是對不起鞏俐、楊瀾、魏明倫、劉曉慶等圈內眾多明星;對不起廣大讀者;對不起曾宣傳推廣《名人》的媒體朋友;對不起圖書界的《名人》代理發行商!現在,我好內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折騰了好幾年,牛群早已錯過了一個相聲演員的黃金時期,他和馮鞏也沒有做出什麼好的作品。
他沒有辦法,為了維持自己的生計,只好接起了各種各樣的廣告。
其惡劣程度雖然不及六小齡童,可還是讓很多喜歡他的觀眾大失所望。
2000年,牛群接到了蒙城的一家牛肉乾公司的廣告,因為他的明星效應擺在那裡,這種牛肉乾還是賣的很好。
之後有人對他說,你那麼厲害,可以去蒙城當形象代言人呀。
牛群想都不想就答應了。
蒙城當地的領導得知此事後,決定給牛群頒發一張「名譽縣長」的虛銜,想利用牛群的名氣來拉動縣裡的經濟。
相聲大師馬季知道此事後,曾苦口婆心的勸過牛群:
"相聲正在走下坡路,需要有識之士挺起身來,領導大家往前沖,他怎麼當縣長去了,這是不務正業呀!"
業內人士也是奉勸牛群,可惜都被他當成了耳旁風。
於是,他再次拋下了馮鞏,去蒙城裡風風光光的當他的縣長了。
剛上任的時候,牛群確實做了不少的好事,看到破爛的道路以及在危房裡上課的孩子們,他主動擔任了聾啞學校的校長,短短4年之內為蒙城縣招商引資5億元,將接手時負債纍纍的學校變成了凈資產900多萬的學校。
那裡的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牛群,覺得是他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但在當地居民的眼裡,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他們質疑道:為什麼牛群那麼多錢?這些錢到底是從哪來的?
或許是牛群得罪了某些人,或許是他觸及了某些人的利益,之後有人舉報牛群在任職期間監守自盜,謀取了500萬。
這個消息一下子傳遍了大街小巷,很多不明所以的觀眾大吃一驚,不知道牛群居然是這樣的人。
對此,牛群第一時間召開了會議,表示自己願意捐下所有財產,已證清白。
之後,經過了一系列的調查,蒙城的機構證實了牛群是清白的,他將所有的積蓄都投入了鄉村的建設中。
隨後,牛群就從蒙城辭職了,被問到辭職的理由,他只淡淡的說了一句:我不是當官的料。
對於他在蒙城的事情,外界還是有頗多爭議,因為年代久遠,我們也知道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樣的內幕。
有傳言稱,牛群是被逼走的,因為那裡的人不想讓他真干,牛群就是太天真直率了。
在離開蒙城後,牛群也和妻子離婚了。
起初,兩人是圈裡著名的恩愛夫妻,他們還有一個兒子叫牛童。
劉肅雖然沒有女明星那麼漂亮,可是她很賢惠,可以把家中的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
但牛群因為常年忙於工作,根本沒有什麼時間來照顧家庭和孩子,久而久之,兩人的感情也產生了無法縫合的裂縫。
之後,他們還是和平結束了這段婚姻。
58歲的牛群官也丟了,老婆也跑了,可謂落得個人財兩空的下場。
2013年, 64歲的他現身一檔綜藝節目,在許多的年輕藝人里,他顯得格格不入。
從5米高的跳台跳下去之後,牛群就因為體力不支暈倒了過去,讓很多觀眾唏噓不已。
如今,牛群已經71歲的高齡了,失去了以往的所有風光,顯得晚景淒涼。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太過於折騰,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一個好的規劃。
假如他可以一直堅守在相聲崗位上的話,現在的成就也可以比肩馮鞏吧。
回想起過去,牛群說:
「當時就較不過這勁,這三年我等於是反思。我知道我肯定是錯了。
但到底錯在哪兒,到今天我也沒琢磨出來。
也可能將來在某一天我突然頓悟,或誰點撥一下我突然明白,認識到自己到底錯在哪兒了,那我會改得特別徹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