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馮鞏還有另外一個搭檔是劉偉,在深思熟慮之下,馮鞏還是覺得牛群比較適合自己,於是就和他分道揚鑣了。
而牛群也是收收心,專心的和馮鞏一起研究劇本。
之後,牛群和馮鞏一下子寫出了8段經典相聲,比如《無所適從》《點子公司》《教子有方》等等,在每個節目中他都會貢獻精彩的表演。
春晚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舞台,在連續登上幾十次春晚後,牛群和馮鞏徹徹底底的火了。
之後,他們還參加了不少的綜藝節目,比如《綜藝大觀》,兩人成為了相聲界的黃金搭檔。
牛群一下子從一個不知名的草根變成了相聲演員,走到哪裡大家都會喊他一聲牛哥。
換做是你,你能不膨脹不。
在爆紅之後,牛群並不甘心只當一個相聲演員,他學別人去下海經商了。
當時,馮鞏跟他說,做一行愛一行,你就把相聲說好就行,不要瞎折騰。
但是牛群執意要走,他覺得經商可以給他帶來更大的利益。
馮鞏知道自己挽留不了他,只好隨著他去。
在牛群走之前,他們兩定下了一個協議,那就是如果他半年之內失敗了,就繼續回來說相聲,馮鞏也會等著他。
不得不說,牛群在說相聲方面還是有點天賦的,可是在經商方面就不行了。
沒過多久,牛群就賠光了自己的所有積蓄,
他找到了馮鞏,希望馮鞏可以再給他一次機會,馮鞏也原諒了他。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牛群與馮鞏似乎很難再做出什麼優秀的作品,有種江郎才盡的感覺。
此時,牛群又動起了壞心思,他開始了自己的作死之途。
他為了讓自己的表演和創作更上一層樓,跑到北大去進修了兩年。
之後,他因為喜歡足球,和趙本山等人成立了一個足球隊,還擔任起了足球隊長。
因為愛好攝影,他還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牛眼看家・牛群名家攝影展》。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