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點,我覺得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吧,聚少離多。兩個人的工作重心都不一樣,周迅主要在內地,高聖遠則是台灣美國兩頭跑,這是無法避免的實際問題,相處的時間和距離。種種原因疊加,媒體多次報道兩人離婚的消息。結婚6年,離婚傳聞伴隨了4年。起初,高聖遠還會點贊周迅的微博,來表示兩人關係沒有破裂。後來,高聖遠離開了周迅的工作室。高聖遠清空了與周迅所有的合照。他們默默淡出了彼此的生活。所以正式官宣之前,早有網友默認兩人已經離婚。後來,周迅被媒體曝光新戀情,男方疑似是馬賽克樂隊吉他手卓越,小她13歲。她又戀愛了。
《人物周刊》寫周迅,寫出過一個著名標題,叫做《小姐,你有一張未婚妻的臉》。不是說你這輩子沒人要你才叫未婚妻的臉,是因為周迅永遠是抱有期待的,期待明天,仿佛明天對她全無惡意。
第一次見到周迅,是在大熒幕上。我相信,沒有人能忽視她那雙清澈見底的眼睛,靈動、充滿生機、對世界的好奇,是那樣的栩栩如生,碧波如洗。是《金粉世家》中的活潑俏皮,自然靈動;是《風聲》中的灑脫驕縱,不羈勇敢;是《畫皮》中的千嬌百媚,看似單純實則狠厲;周迅扮演過千千萬萬個角色,個個不同,個個深入人心。每次你對她有多少期待,她總能演出百分之二十。像精靈一樣。《大明宮詞》的導演這麼評價周迅:「她是靠戀愛和演戲去認識世界的。」
她是實打實的體驗派,她沉浸在角色里,與之共情,然後成為那個角色。所以,她也曾多次愛上戲中人所愛之人。剛出道的時候,周迅被婁燁看中接拍了《蘇州河》,結果入戲太深,愛上了當時的搭檔賈宏聲。
演完《大明宮詞》的周迅一炮而紅。被高曉松選中和朴樹搭檔新戲《那時花開》。倆人在拍戲的時候頻繁互動,周迅愛上了朴樹。高曉松他後來寫過一篇文章叫《少俠朴樹,清白之年》,裡面有一段話我印象深刻:有一天三更半夜,他倆給我打電話說:「出來喝杯酒吧。」於是我們就跑到電影學院外面,在一個酒吧還是什麼地方坐著。然後我說:「什麼事啊?」「我倆打開空空的冰箱,然後沖裡面看了半天,最後看出來一件事兒。你知道孤獨是什麼形狀的嗎?」我說:「孤獨是什麼形狀的呀?」他倆回答:「孤獨是三角形的。」這就是他倆深更半夜打電話叫我出來的原因:想跟我分享「孤獨是三角形的」。聽起來很幼稚,幼稚得美好,我好像能理解他們互相吸引的原因:靈魂深處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永遠愛著生活中的一切,永遠在思考著意義,觀察著人生的悲歡。充滿了夢幻般的理想主義,敏感而倔強。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