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鋒家是杭州本地人,父母早已為他買好了婚房,文鋒第一次帶欣然去他家時,文鋒的父母開始對她是很熱情的,但是飯後閒聊,文鋒的父母開始查戶口一樣打聽欣然家住哪裡、家裡有些什麼人、父母幹啥的之類的內容。
欣然老老實實全回答了,他看到文鋒父母的臉變了又變,最後變得鐵青了,然後就再沒和她說話,而且把文鋒喊到一邊,臉色嚴肅地說了些什麼。
欣然走時跟文鋒父母打招呼,他們鼻子裡哼了一下,頭也沒抬。
文鋒送欣然走時,很難過地告訴她:父母不同意他們的交往,因為她家在農村,父母沒社保,還有一個弟弟,說將來負擔太重。
欣然與文鋒的分手順其自然,分手後,為了避免尷尬,欣然打報告要求調去了別的部門。
在新的部門工作半年後,同事給她介紹了自己的表弟,也在杭州工作,父母也不是本地人。
這個男孩,比欣然還小三歲,起初兩人交往時還很正常,男孩也不嫌棄欣然比他大,也不嫌棄她的父母是農民家裡還有一個弟弟。
他還很浪漫,給她製造漫天花雨,親手去蛋糕店為她製作生日蛋糕,還會寫各種各樣的情書。
但是時間久了,欣然覺得男孩可能是比她小的原因,做事沒啥主見,啥事都依賴她,她不想答應時,他還會在她面前撒撒嬌,賣賣萌,讓欣然起一身雞皮疙瘩。
欣然和男孩提出了分手,因為她想找一個為自己遮風擋雨的男人,而不是想找個需要自己為他遮風擋雨的人。這樣的人哪怕自己勉強將就結婚,以後日子也不會過得舒心。
回首自己談過的三次戀愛,欣然沒有覺得自己哪裡錯了,學長移情別戀、文鋒父母反對與自己分手,這都不是自己能掌控得了的,她沒有能力改變,就只能順其自然。
哪怕是最後那個比自己小三歲的小男友,她也曾經努力地想接受他,想和他走進婚姻,可相處越久她發現他想找的不是老婆,而是一個可以照顧他的老媽子。
後面這些年,她相過無數次親,但終究沒找到那個可以和她相守一生的男人。
她現在35歲了,月薪由當初的幾千到現在的兩萬左右,她自己不亂花錢,除了平時幫襯點家裡,到現在自己也存了將近八十萬。
與母親對她催她找對象嫁人不同,父親從來沒有催過她找對象,甚至在母親催她找對象結婚時,父親會在旁邊不咸不淡地說:「她拿兩萬多一個月,自己能養活自己,不結婚也好,剛好把錢給她弟弟,她弟弟有兩個兒子要養,到時讓他過繼一個,以後年紀大了也有人為她養老送終。」
把錢給自己的弟弟?過繼弟弟的孩子為自己養老送終?欣然想都不想就會選擇拒絕。
自己的弟弟弟媳成天好吃懶做,就是被自己的父母慣著了,沒有錢自己不去賺,就會找她哼,她也有自己的原則,不可能無止境地去扶貧。
欣然真想搖醒那個掌管自己姻緣的月老大人,你一天到晚打瞌睡,到底啥時睜開眼給我牽線搭橋,找一個靠譜的呢?
她想等到今年春暖花開,但願月老能醒過來,自己能遇到那個可以和相守一生的人,她想有個屬於自己的幸福小家,生個自己的孩子,真的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