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也是在一個採訪中炮轟刀郎,說「他有音樂嗎?你認為他那是音樂嗎?」
記者問:「如果他做的不是音樂,是什麼?」
楊坤說:「懷舊吧。他唱的那些老歌,讓我來唱不會比他差……我覺得刀郎的走紅很奇怪,我們還這麼多人努力的做品質、做音樂,可在他的唱片里什麼都聽不到,聽到的只有蒼白無力。也許我們努力想做的音樂,聽歌的人並不需要。」
話語中包含了對刀郎的極大不滿。
早已成名的汪峰也說:
「刀郎的成功全是拜媒體所賜,如果沒有惡炒,他根本不會有如今的虛假繁榮。無論專業、創作實力,還是作品本身,他的歌都很普通,大家這樣去捧他,實在讓人感到悲哀。」
行吧,這麼可以看出,主流歌手們都非常不認同刀郎,覺得他的走紅是對華語樂壇的褻瀆。
從那時候開始,刀郎似乎就消失在了人們的眼前。
有人說他被封殺了,有人說他受不了負面評價隱退了,有人說他江郎才盡了。
其實刀郎的隱退,不僅和這些有關,還和他自己的內心有關。
在爆紅之前,他是一個農民,習慣性戴著一個鴨舌帽,把帽子壓的低低的,不想讓別人看清楚自己的表情。
可是成名之後,他卻要被拉到聚光燈下,接受無數人的審視。
他要去商演、代言、簽名,要用自己的音樂去掙錢,要一點一點的消耗自己的名氣。
他的私生活,他的行程,他的長相,全部都被人扒了出來。
這讓刀郎內心感到十分的煎熬。
那一年,張藝謀邀請刀郎參加《十面埋伏》的首映禮,在一眾光鮮亮麗的明星面前,刀郎顯得那麼的格格不入。
在唱完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和《懷念戰友》後,刀郎就匆匆下台,好像多呆一秒都是折磨。
在他爆紅之後,質疑他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人說他的歌詞裡面涉嫌RSQ,有人說他的歌土裡土氣,還有人說他故作神秘……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