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一段時間後,小明想要和小娟確定下來戀人的關係,小娟將自己具體的家庭情況告訴了小明。
她告訴小明自己的弟弟還在讀書,每個月需要供養母親和弟弟,如果想要和她在一起,必須要接受她的家人,最好未來能夠幫助她一起分擔家庭負擔。
沉迷在愛情里的小明欣然答應了小娟的請求,他認為小娟的家人便是他自己的家人,照顧家人是應該的。
聽到小明這麼說,小娟認為小明很善解人意,能夠理解她,便同意了小明的交往請求。
小明和小娟大概相處了一年的時間,選擇了結婚,小娟知道小明的家庭條件一般,在結婚的時候沒有要求太多東西,小娟家只收了小明家五萬元的彩禮錢。兩人沒有買婚房,在出租房裡結了婚。
婚後生活得還算幸福,結婚一年後便迎來了二人的第一個女兒,正巧這時小明單位分配了優惠買房的指標,能以很優惠的價格買到一套住房,交完首付後,每個月歸還貸款的數額是原來的一半。
小明聽到這個消息後,很激動,認為夫妻倆終於可以有屬於自己的住房了。可是這時,小娟卻告訴他,自己的弟弟要結婚了,女方家明確提出要有一套房才肯結婚。
小娟認為她就這麼一個弟弟,弟弟剛剛參加工作,沒什麼積蓄,工作還不穩定,根本沒有錢買房子。為了讓弟弟能夠安心結婚,做姐姐的應該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
小娟詢問丈夫買房的計劃是否可以推遲,小明告訴小娟這次機會不抓住,這麼好的事情很難再有了。
小娟認為弟弟的工作還在實習期,每個月的工資少得可憐,連維持正常生活都成問題,更不用說還房貸了。弟弟買了房子後,作為姐姐的需要為他分擔房貸的壓力。
如果自己家也要買房子,每個月的還款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再三為難下,小娟還是打算放棄購買自己家的住房。
小明看到妻子的心意已決,沒有再多說什麼,這個時候,小明終於認識到了小娟家人在小娟心理的分量,為了弟弟,小娟寧可放棄他們自己的小家。
後來在小明母親的幫助下,小明全款買下了單位分配的優惠住房,搬進新家的那天,小娟寬慰丈夫,要理解她,家裡就這麼一個弟弟,凡事需要為他考慮。
小明沒有再多說些什麼,只是平淡地告訴小娟事情都過去了。
不久後,小明的母親生病住院,作為孝子的小明十分焦急,每天都去醫院照顧母親,小明還給了母親一萬元錢,告訴母親看病需要花錢先用這裡面的錢,不夠再問自己要。
小娟看到了小明的一萬元取錢記錄,便詢問丈夫取一萬元錢要做什麼。
小明告訴小娟他拿了一萬元給母親,讓她拿這個錢看病,買些營養品。
小娟認為小明的母親不只有小明這一個兒子,不應該他自己一個人在那盡孝心,母親生病住院的費用也應該兄妹幾個人平攤。
小娟還要求小明把一萬元錢要回來,小明的母親有養老金足夠支撐她看病得花銷了。
面對妻子的不依不饒,小明瞬間怒了:「我為我母親盡點孝心怎麼了,你每個月還要給你弟弟付四千元的月供錢呢。」
「每個月辛苦賺的錢還要給你弟弟還房貸,我給母親拿點錢你卻要管,這是什麼道理。我也是有底線的,你再攔著我盡孝心,我就把你弟弟的月供停了。」看到小明如此生氣,小娟自知理虧,沒有再說話,默默地回到了房間。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