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感情的一大問題或許也在於此:「好像都可以」。
這也可以,那也可以。
這個人很好,那個人也不差。
某紅書上的帖子,無論男女,都在讓大家幫忙從ABC三個相親對象中作出篩選。
A名校畢業,B收入可觀,C家境優渥,但是A父母沒有穩定養老金,B身高欠佳,C希望女生嫁過去後盡快生育兩胎,blabla,然後就是那個永恆的問題:我該怎麼選?
你對三者的喜歡程度大差不差,那就會很難選。你講不出,一旦從ABC裡面選了一個誰相伴終生,另外兩個是為什麼被徹底排除。
不堅定的根本,是因為找不到那個人的特殊性。
而如果把條件高低作為特殊性的全部,又一定是無解的。
人本就很難碰到一個條件全面壓制自己其他發展對象的人,那是難得一遇的異常項。
我還是覺得愛情需要一點契機,需要生活設置一些些陷阱讓兩個人都掉進去,然後很巧合地在陷阱里看到對方。
互相攙扶、互相拯救,爬出陷阱後手牽手走過大片復雜的叢林。
對方的出現終結了你一些些絕望的心境。
你的生活因為他的陪伴,變得甜蜜又安定。
你們待在一起很舒服。
你們哭笑都同頻。
你們理想一致,彼此理解。
你們回看路途中猙獰的狗血,已經不再在意。
你們憧憬以後可以一起奔赴的未來。
這些情愫和經歷,才能真正造就一個人的特殊性。
不然也沒什麼意思,把家境學歷身高收入一項一項對比,再怎麼拿到高分也總有更好的——誰也都清楚。
這些東西築起牢牢的城墻,你才真正充分有堅定選擇一個人的理由。
條件如公式般整齊板正,可是能給到你答案的,是你的心靈。
當初跟他認識的時候,我的學業事業其實一塌糊塗。
而那個時候的他,講真的也不具備後來擁有的任何一個讓人仰望的條件。
我後來想了想,可是我們會堅定在一起,是因為真的都厭倦了一個人跟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感到孤獨至底的生活。
在一起後的那麼多年裡,我覺得我們倆始終能對在一起的目的給出肯定且一致的回答,是需要一個真誠的陪伴。
我覺得總是這樣的,也沒什麼深奧的玄學,不過是,找不到家的小貓遇到了同樣可憐兮兮被雨淋濕的小狗。
就像感覺到需要陽光、需要食物一樣,他們感覺到需要對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