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瓏(化名)和丈夫已經算老夫老妻,女兒都已經上大學去了。因此,小瓏平時便只是上退休前剩下的那幾年班,家裡一般只有她和老公。兩個人而已,不存在誰伺候誰,誰照顧誰。
在很多人看起來,小瓏算是基本「熬出頭」了——女兒最重要的考試,高考,已經順利度過,考上一本。她沒幾年就要退休,退休後還不是大把大把的空閒時間,想去哪裡玩兒去哪裡。家裡吃喝的錢還是夠的,時不時出去玩兒也沒問題。許多像她這樣家境的夫妻,等兒女一上大學去便全國跑著自駕游呢!
沒有升學壓力,更沒有經濟壓力。這樣的生活,誰不羨慕呢。
但女兒大三開始忙著考研的這一年,這對夫妻發生了點不太平的事。
丈夫突發急病,還好搶救過來,也不是很嚴重。命肯定是保住了,就是生活目前很難自理,得旁人照顧照顧才行。
那大家就想了,老公生病,老婆照顧,這不是常理嗎?別家夫妻大多都這樣啊?
可惜,在小瓏這裡,她這個當老婆的果斷拒絕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是她老公做什麼對不起她的事情了嗎?老公都生病住院了她還不照顧?
02
小瓏這一生基本上都「中規中矩」,讀書工作——還是事業單位,相親,結婚,服從計劃生育政策只有一個獨生女。庸常,不出挑,但也絕對平安,從來不缺吃穿,是多數人願意為之努力地生活。
她向來是個「聽話」的孩子。小瓏有多聽話呢?當年她其實喜歡英文,但迫於父母的認知與壓力,她大學專業填報了財會相關,沒有學語言。她二十二歲剛畢業,父親不急著讓她工作,卻一個勁兒勸她結婚,成天念叨什麼「就是要嫁人」啦,「不能成為剩女」啦,仿佛養這個女兒只為嫁人。她順遂地聽從父母去相親,條件差不多便結婚,父母又開始新一輪「催促」——生孩子。
小瓏從前一直覺得,自己的人生仿佛並不屬於自己,她是被父母強推著走的——向左走還是向右拐,該工作還是先結婚,她太聽父母話了。
小瓏對她的相親對象——也就是她老公,老公一家,也有些不滿。
她老公家境還行,與她算得上「門當戶對」,不然怎麼兩家長輩都招呼著趕緊相親結婚呢。
小瓏和老公結婚後才發現,這老公有個習慣——喝酒。
每天都要喝,家裡常備酒。算不上酗酒,不至於日常昏昏沉沉的。但確實愛喝,相當愛喝,喝吐都算常事。經常是這老公大半夜癱倒在床上,小瓏給他擦臉擦嘴,收拾狼藉,害怕老公被自己的嘔吐物嗆到。
這些事只有她一個人知道。為什麼不告訴爹媽?因為小瓏真是聽話到骨子裡了,只是換了要聽的人——從前是爸媽,現在當然是老公。老公雖然喝酒,但頂多喝暈,不至於做其他過分的事情——比如不會借酒勁打她。
可見小瓏這姑娘可謂是聽話到骨子裡去了。不家暴這樣的基本要求,在她眼裡居然已經算得上是「加分項」了。
很快,她便迎來了來自老公的第二道挑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小瓏懷孕了。
這是好事,娘家婆家都開心壞了。她也高興,每天都看懷孕的注意事項,比如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啦,丈夫在家裡能不能當著孕婦面吸菸啦,准媽媽為教育可以做哪些準備啦,等等。
她懷孕六個月左右,婆婆主動趕來,說要照顧兒媳到恢復。婆婆這點確實做得還可做得還可以,小瓏記在心裡。無非,她建議丈夫抽菸時避一避,卻被婆婆阻止——「男人嘛,都粗心不講究,抽就抽吧。」
如此,小瓏便不好再說什麼,只能繼續聞著老公的二手菸了。
懷孕期間,丈夫依舊上班,出去玩兒,喝酒,沒什麼改變。畢竟有親媽來照顧老婆,他大概覺得自己沒什麼「用武之地」吧。
孩子一生下來,有意思的事情就來了。
小瓏生女兒很艱辛,很兇險,好在母女最後終於勉強平安。因此,她的月子得格外注意一些。
首先變的是她婆婆。婆婆從前相當盡心盡力,搞得小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可從她坐月子開始,婆婆便有意無意地將話題往二胎上引。
她好好解釋了兩三次。出院前,醫生找到她,很嚴肅地提醒,由於她生產有些兇險,恐怕今後很難繼續再生——如果有需要的話。婆婆聽到這個,馬上再也不催她了,反而主動提出過兩天就要回老家。
小瓏終於明白婆婆從前為什麼勸她懷二胎。失望多多少少會有一點,但她也理解。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終於,婆婆離開,家裡只剩下新生兒,還有她老公。
原本以為,這下婆婆走了,能照顧她的只有丈夫了。不成想,這位新當爹的繼續飲酒作樂,動不動和同事朋友跑出去喝,依舊時不時喝到回來癱床邊吐。
小瓏只能拖著自己本來就不大好的身子,虛弱地照顧喝吐的丈夫。
她專門提過幾次,畢竟從今往後大家都是做父母的人了,他得有個爸爸該有的樣子。可老公呢?只嘴上答應,依舊我行我素。小瓏無奈,只好提議不如出錢找月嫂,或者住月子中心。丈夫呢?似乎完全沒想明白似的,只白眼一翻,說自己沒錢。
在他眼裡,媳婦這是太嬌氣了!
可小瓏實在沒辦法了,只好覥著臉向娘家親媽開口。親媽身體健朗,一聽女兒生產後居然虛弱成這個樣子,忙從老家趕來。
小瓏是靠自己媽媽才度過了月子。
不止「月子仇」。小瓏慢慢發現,老公對女兒的教育似乎也有點問題。
女兒很小的時候,他這個爸爸有點像是個擺設。那便算了,孩子確實更親她。可等女兒十二歲逐漸開始青春期發育,吃更多了,還有點長胖,這當爸爸的突然嚴厲要求女兒必須減肥,讓老婆小瓏今後少做點飯。
包括女兒高中分科,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孩子爸爸屢屢讓女兒選文科,選近一些,工作不忙地專業。小瓏隱隱有猜測,但不好直說,直到一回丈夫自己「說漏了嘴」。
選學校的時候,女兒想去大城市見見世面,丈夫卻就是想讓女兒上附近省會城市的大學,那學校還稍微有些浪費女兒的分數。女兒和爸大吵一架,想起從小到大爸對她各種選擇的評價反應,不甘地問他為什麼。如果她能憑興趣學理科,畢竟她當初理科反而比文科強,搞不好她還能考上211呢!
小瓏的丈夫說,女孩子就該學文科,讀書就要離家近,女孩子也不用學多好,反正以後嫁個差不多的老公就行了。
這話有些驚到小瓏了。她萬萬沒想到,面對自己的親生女兒,老公居然也能說出這種話——怎麼,他們養這個女兒,只是為了嫁人嗎?
這一次,小瓏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支持女兒。女兒去了她想去的大學,總之在東南沿海,經濟更發達,機會也更多。
老公自然跟小瓏大吵一架。不過女兒快大三的時候,老公居然查出了大病——腦梗!
說嚴重也不算嚴重,總之老公情況逐漸穩定下來,就是行動能力多多少少受到一點影響,需要小瓏照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可小瓏怎麼就拒絕了呢?
剛好寒假,聽到父親生病,女兒急匆匆趕回來,去醫院看望父親。小瓏的老公呢?開心之餘,一聽女兒打算準備研究生考試,他只是驚愕:「研究生?你考那個幹啥?你學歷那麼高有用嗎?你畢業都二十二了,你媽二十四的時候已經懷你了!」
沒有欣慰,沒有其他父母知道自家孩子要考研的鼓勁,他只是抱怨,認為女兒要「嫁不出去」了。
提到小瓏二十四歲懷女兒,她便朦朦朧朧想到自己當初從懷孕坐月子到養孩子,這丈夫確實沒幫上太多忙,只能算是個叫父親的「擺件」,她便來氣了。
老公讓小瓏能不能早兩年退休,這樣就可以來醫院好好照顧自己。小瓏呢?直接拒絕。
「你住院了,要花錢。女兒還在上學,我得繼續掙錢,沒空。」
老公想到家庭收入的問題,只能妥協。他大大咧咧地讓小瓏繼續去上班,給他找個保姆護工就行。
小瓏笑了笑,只是沒翻白眼,回答:「可我沒錢呀。」
就像老公當年回答坐月子時格外虛弱的她一樣。
03
故事的最後,老公肯定和小瓏大吵一架。不過,小瓏這次還真說到做到,給老公請了個人照顧上,她隔兩天去醫院看看罷了。
等老公出院,家裡繼續有護工照顧。女兒爭氣,在競爭壓力相當大的全國性研究生考試當中,居然一舉考到了不錯的211大學,值得整個家族揚眉吐氣。
女兒不但以後就是研究生了,性格也確實沉穩了不少。她能夠和自己父親好好坐下來談談了。
無論如何,肯定還是有父愛的,更何況女兒已經讓他另眼相看。這位父親認識到了自己的狹隘,也回想起了從前的不足,不然小瓏怎麼會那麼對他?
從這個故事出發,筆者主要想講兩點。
一:丈夫活該,就是命好
他那樣一個「嗜酒如命」,連身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都不見得真的盡到的人,生病那都算「意料之中」。幸運的是病得不重,只影響行動罷了。
他命好就好在,妻子小瓏一直沒和他計較,也不太放在心上,也就是因為他觸到自己女兒這樣的「逆鱗」,她才終於「爆發」了一次。
他女兒也很不錯。只能說,或許從小和媽媽相處的時間更多,便更小可能和媽媽一樣在被「這樣的男性」絆住腳步吧——她已經是研究生了。
只要站得足夠高,就能看得足夠遠。
二:小瓏最後的反應相當硬氣
她只是用當年丈夫對待她的方式又還回去罷了。而且,撒氣過後她和丈夫居然真的能夠坐下靜靜聊一聊,這已經算是相當大的進步了。
硬氣而不失聰明的小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