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頓飯兒媳3次暗示讓我去廚房」母親委屈抱怨,兒子:您別找事

2023-02-22

01

茜姨(化名)如今六十歲了,退休十年,兒子早早結婚,她孫子都十歲了。

按照常理,茜姨這樣的老太太拿著養老金,不用工作,老伴兒早逝也不用伺候自己老公了,正是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時候。

不過茜姨並沒有常住兒子家,從前都是自己住縣城老房子裡的。她畢竟是做母親的人,肯定不希望離兒子太遠,最好能去兒子兒媳家,讓兒媳照顧著養老了。

可就是這樣的茜姨,才去兒子家待了半年,就無奈地自己搬回去了。還說那不是養老,那是受氣。

茜姨怎麼了?她不是希望能常住兒子兒媳家嗎?怎麼還成「受氣」了?難道小夫妻對茜姨一點都不好?

02

茜姨這一生,陪伴她最久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兄弟,還居然不是她老伴兒,而是她的獨生子。

茜姨剛結婚沒兩年,查出懷孕肯定皆大歡喜。但還沒等兒子生出來呢,茜姨老公就由於工作意外年輕早亡了。

說來也的確令人感慨。明明是要做爸爸的人了,怎麼連孩子面都沒見到,小嬰兒臉蛋都沒親一口呢,人就沒了?

對他的妻子茜姨而言打擊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且那時候茜姨已經懷孕八個月了,月份挺大。心情受到重創,一度經歷孕期危險。等捱到九個月,還沒到預產期呢,她便懷不住,只能將兒子提前生出來了。

茜姨的兒子是位早產兒,還是一出生就沒有父親的早產兒。

她生孩子過程其實挺危險,還好醫生努力做到母子平安。

雖然老公去世,但她險而又險地有了兒子——算是老公的延續。茜姨強打精神,為成為一位合格的單親媽媽而努力。

就這樣,她一邊不敢放棄工作,一邊盡心盡力地照顧兒子,甚至還得用閒暇時間照顧婆家二老,忙的時間飛逝。

終於,兒子成年,考上不錯的大學。她臨近退休,公婆也雙雙因為意外去世。茜姨和這個世界的聯繫變少了,似乎只剩下了兒子,但她終於能清閒一些了。

這之後,兒子也工作,結婚,有了孩子。茜姨覺得這是她人生中少有的好事。

兒媳家境不錯,比她家其實好一些。兒媳與兒子大學同學,戀愛結婚一路順遂,又是獨生女,家裡支持。而且原本的留學計劃因為結婚推遲了一年,留學讀研結束後馬上回國,找工作,與茜姨的兒子生下孩子。

有人可能要問了,這麼「金貴」的兒媳,彩禮怕要掏空茜姨吧?其實不然。兒媳家屬於給多少彩禮,便提供多少嫁妝,而且親家一分不取,全部注入小家庭。兒子當時才工作,即便收入不錯,買房也有些風險。兒媳主動分擔首付還貸,自己工資不夠,那就「彩禮」來湊。

因此,茜姨對兒媳那時相當滿意。直到兒媳坐月子的時候。

她那陣子時時打聽,向兒子表示如果需要,她可以專門過來照顧兒媳,畢竟茜姨已經退休。兒子兒媳原本想去月子中心的,奈何確實稍微有點貴,自己家錢不夠多,以後也有的是地方要用,因此小兩口都有些心疼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兒媳順產,又正是年輕力壯恢復快的時候,並不想打擾自己婆婆。茜姨當機立斷,收拾了東西偷偷跑到兒子家,在一個清晨摁響門鈴。

兒子驚喜,兒媳倒有些不好意思。茜姨美滋滋的,覺得老天可能是在補償命苦且早年喪夫的她。

可真照顧起兒媳月子,尤其等月子出去,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月子裡的時候,茜姨肯定家務都搶著干,壓根不讓兒媳拖著沒恢復好的身體操勞。等兒媳復原後,卻向她提出自己要回去上班,孩子請保姆或者先放在同城的自己父母家,她這個做婆婆地回去就行了。

茜姨啞然。在茜姨看來,一般情況下,兒媳得照顧婆婆,還得伺候小孩子和家裡。她這個兒媳不照顧小孩兒就算了,要回去上班也算了,怎麼還主動「趕」她這個當婆婆地走呢?

但茜姨沒好意思開口問,只隱晦地向兒子表達,兒媳要上班就去上吧,她可以繼續留在家裡幹活兒。

可兒子也拒絕了

兒子的說辭是,這都是自己小家的事情,怎麼能麻煩親媽呢?更何況親媽年紀一大把,正是頤養天年的時候。

這下茜姨沒辦法了,訕訕一笑,收拾東西就走了。

可等茜姨孫子十歲那年,她又不得不去兒子兒媳家了。

為什麼呢?因為她查出了糖尿病來。糖尿病確實只能算「慢性疾病」,但兒子清楚自己親媽就愛吃甜的,愛吃面,他怕媽媽不按照醫囑給自己打胰島素,也怕老太太圖一時口舌之快。於是他和媳婦商量,將親媽接到跟前來「監督」。

兒媳自然同意。誰家還沒老人了?

就這樣,茜姨坐著兒子開的車,又來到兒媳家常住。

這一來可不得了了。這哪裡是「老天的補償」?這分明是磋磨

她到兒子兒媳家第一天,晚飯兒子下廚。可能兒媳當天加班吧,她能理解,兒子做就做唄。

第二天,中午只能她自己解決,晚飯兒子做。

第三天,依舊是兒子做飯。

第四天,茜姨有些生氣,也想不通,要搶兒子手裡的做飯廚具,卻還是沒搶過。她那兒媳呢?優哉游哉地蹺著二郎腿坐沙發上,頂多去書房輔導小孫子學習

而且不只是做飯。周末夫妻倆應該都不用上班吧?大掃除也是兒子!兒媳呢?輕鬆舒服地坐在椅子上給小孫子講題,輔導英語,偶爾才來「搭把手」——也只是搭把手!

茜姨就這麼觀察了一個月,又忍受了幾個月——她不想打擾晚輩生活,畢竟兒媳孫子似乎都習以為常,甚至她兒子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終於,茜姨受不了了。這半年她也和小區里的其他老頭兒老太太處熟悉了,知道別人家裡廚房站著的要麼是老太太要麼是兒媳,更多還是兒媳。怎麼她家這個兒媳連進廚房都很少呢?

她找到兒子,半心疼半責怪他家這樣的「相處方式」。可兒子卻像理解她會這樣想一樣,解釋說他和自己媳婦早早約定分配了家務,這麼多年都是這樣過來的。更何況媳婦也得忙工作,下班時間本來就比他稍微晚一些,飯做晚了怕孩子會餓。

至於中午?中午兩人要麼公司點外賣,要麼公司食堂解決。小孫子也算「半走讀」,中午不回家,就在學校食堂吃飯。

茜姨說不上大怒,畢竟兒媳又上班又有家庭肯定不太容易。但兒媳不做飯?哪有讓男人進廚房的媳婦兒

茜姨反正不太痛快,私下裡暗示性地跟兒媳說了說,要進廚房,要照顧全家飲食。

兒媳呢?依舊不為所動

茜姨這才有些生氣了。她專門挑一天晚飯,要在飯桌上說說這件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我明天下午有個會,會後和領導吃飯,可能回來更晚一些。你給媽和兒子做就行了,不用管我……」兒媳再交代第二天的事情。

茜姨一聽,尋思著你這是提前「下命令」嗎?她甚至後悔自己一開始沒攔著兒媳回去繼續上班了。

茜姨正打算開口,兒子似乎看出來了,忙一邊答應媳婦要求,一邊暗戳戳捅捅老媽,讓茜姨別說話。

飯後,茜姨找到兒子,卻還沒開口就被兒子勸住了,讓她不要管這些事,兒媳最近在工作上升期,確實忙一些。他做飯就是了,反正這都是早就說好的。

但茜姨呢?她覺得有必要給這個兒媳點顏色看看

第二天,她在兒子下班回家前就鑽進廚房,做好晚飯。兒子回家看到熱騰騰的飯菜,明顯有些驚到了。

兒子自然感謝她。茜姨內心有些得意,專門等著兒媳回來呢。

飯後,茜姨收拾桌椅,洗碗,恰巧兒媳進門了。兒媳看到婆婆忙活,也挺驚訝。

茜姨明里暗裡地說自己老了啊,說兒子挺累啊,上班之餘還得做飯,說隔壁單元誰誰包攬全家五口人的飯菜啊,云云。

兒子忙著轉移話題,但兒媳明顯聽懂了。她卻只是笑笑,沒有別的反應。

茜姨略有不滿,但至少兒媳聽懂了,她再看看吧。

第二天,兒子下班,她直接鎖了廚房門,不讓兒子進。等兒媳下班回來,她開門了。

兒媳見家裡沒飯菜,孩子已經有些餓了。年輕媽媽無奈,便提議要不今天去外頭吃一吃?

茜姨便說,外頭吃不幹凈啦,不安全啦,小孩兒長身體不合適啦,她一個糖尿病患者能吃得也不多啦。

兒媳居然又笑了,直言:「那,媽你做吧。」

兒子看「婆媳戰爭」將起,忙說應該是他做的,是他回來晚了,還沒來得及。可兒媳依舊定定看向婆婆,還第一次自己攔起老公了。

茜姨憋屈,連摔帶打地進廚房,搞出粥來。行啊,她做,她「伺候」兒媳!

第三天,她依舊鎖廚房,兒子甚至想跟她急眼。但兒媳回來,一句「寶寶你怎麼還餓著肚子呀」,茜姨不情不願地繼續進廚房。

第四天,兒媳依舊這樣。兒子也生氣,生的卻是茜姨的氣。他說了句重話,說茜姨是自己給自己找氣受,還給所有人找氣受。

茜姨能不委屈嗎?她連夜收拾自己東西,第二天悄悄出門,悄悄又回自己老家了。

反正她來了也是「找氣受」!兒子愛怎麼樣怎麼樣吧,她不管了!

03

等茜姨回家後,兒子居然又追了過來,向她解釋清楚了起因經過。

兒媳畢竟家境好,獨生女,還是留學回來的,自然工作更好,薪水也稍微高一些。當初要不是兩人「愛得深沉」,壓根不至於剛畢業就結婚。婚前他們便說好,家務共同分擔,回家早的照顧回家晚的,賺錢多的照顧賺錢少的。媳婦兒又生孩子,生孩子的苦他這個做男人的不會吃,老婆工作上卻可能吃到生育帶來的苦頭,便在孕期多提供資金,等媳婦兒回去上班兩人就繼續進行互有照顧的「AA制」了。

尤其,這些還是兒子主動提的——因為自己見證了媽媽的辛苦,感念當媽的不容易,便想努力成為不一樣的「好男人」。

茜姨心情複雜。一方面,她為這樣講道理的兒子自豪,另一方面,她也是頭一次見到兒媳這樣的「新女性」,能不詫異嘛。

反正小兩口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吧,她便不插手了。以後周末去看看孫子就行。

故事到這裡算徹底結束了,筆者主要想評價兩點。

一:茜姨當然是很好的媽媽,也算好婆婆

她獨自撫養兒子長大,還培養出了這樣優秀的孩子、父親與丈夫,她這個當媽的絕對功不可沒。

就算茜姨受控於傳統的「婆媳關係」,前期她也做到了主動理解。她從一開始就不要求婆媳共同生活,也不阻攔兒媳重新工作。

僅這一點,她就已經勝過不少婆婆了。

二:兒媳其實並不算什麼「惡媳婦」

兒媳學歷高,家境好,思想也相對「超前」,總之是典型的「進步女性」。唯一的錯處,可能就是沒第一時間聯合老公這個「戰友」跟婆婆講清楚,讓婆婆白受了些氣。

想來,兒媳的兒子,茜姨的小孫子,也會成長為更優秀的男性。

你身邊有茜姨這樣的婆婆嗎?又有她兒媳這樣的媳婦兒嗎?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