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3月開拍到如今已播出,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創造了未播先火的一個新紀錄。拍攝期間網上一波接一波的圍觀和討論、一個接一個的熱點的誕生,估計連劇方都感到始料未及。
那麼這樣一部萬眾期待的劇集,為什麼會把拍攝地點選在雲南大理,並且主選在跟大理洱海壩子相距100多公里的沙溪壩子?可能會有很多種答案,但至於哪種答案比較靠譜,就看每個對大理比較熟悉的人各自的理解了。
是因為追隨大理的風?
《去有風的地方》,顧名思義,有風很重要。而以「風花雪月」城市旅遊形象品牌著稱的浪漫大理,把「下關風」排在了最前面,說明這個大風區的氣候特點不僅很突出,還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代表大理最大的地域特徵之一。但凡大風季節去過大理的人,相信都領教過下關風的威力,相信都不會對這一點提出反駁。
下關風確實出名,然而該劇中,有風小院、有風小館這幾個標誌性的主景地其實並非設在下關,而是設在100多公里外的沙溪。這就排除了劇組「追風」的可能。
而另一方面,從文學藝術創作的角度來講,劇名中的「有風」其實不是指很具象的東西,而是特指既可令人神清氣爽、倍感浪漫,又可令萬物復甦、顯示勃勃生機的這麼一個事物。所以劇組直奔大理這個風之城而來,顯然不是為了切題。
還是因為在沙溪可以認認真真當個沒用的廢人?
在《去有風的地方》最早流出來的故事梗概中,釋放出了這部劇的三大主題元素:一是田園生活題材,二是鄉村振興背景,三是青年返鄉創業。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