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怎麼說夾子音是流量密碼呢。
在轉變了視頻的風格之後,小潘潘的流量面明顯上來了。
不管唱什麼歌,她都是一個腔調,而且表情都是一樣的。
給人一種複製粘貼的工具人的感覺。
之後,小潘潘改編了一首《女駙馬》,再度翻紅,也引發了網友的爭議。
在小潘潘翻唱之後,網上有很多人都紛紛翻唱《女駙馬》,有人說這是小潘潘帶火了傳統文化。
有人說,「說小潘潘帶火了黃梅戲,我就笑笑,總有雞以為太陽是它叫起來的。」
這件事越鬧越大,還上了熱搜。之後央視的官媒發文怒批小潘潘,還放出了最經典的《女駙馬》的橋段。
《女駙馬》講的是女扮男裝考取狀元功名,表達的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思想,可是卻被小潘潘魔改成了取悅男性的歌曲,這是最讓人厭惡的一點。
在引起官媒的關注後,小潘潘第一時間刪除了《女駙馬》的視頻,並且表示,自己原本翻唱的是慕容曉曉的版本。
慕容曉曉雖然也是一位流行歌手,但是她翻唱的《女駙馬》和小潘潘的完全不一樣,該激昂的時候激昂,該婉轉的時候婉轉,小潘潘是把整首歌都唱出了一種青樓的感覺。
有句話說得好,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不少網友認為,小潘潘的唱法太過於媚俗,而且有搞軟色情的嫌疑,讓人覺得自己聽得不是黃梅戲,而是青樓戲。
並且某音的用戶都是偏小的,很多小孩子在聽完小潘潘的《女駙馬》後,會覺得黃梅戲就是這樣的,這就導致孩子的價值觀走偏了。
黃梅戲、京劇就是一些老人家才愛聽的東西,年輕人和傳統文化之間有著一道深深的溝壑。
不可否認的是,小潘潘的翻唱讓更多的年輕人認識了經典國粹,但她的聲音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的空間。
有網友在下面罵她,也有人力挺她,說她給黃梅戲做了宣傳。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