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剛過完年,
巫剛終於見到了久違的妻子。
這一次,兩人沒有吵架,
而是破天荒地坐下來聊天。
巫剛抱歉地說:
「這些年我沒有做到一個好丈夫的責任,
為了演戲陪伴你的時間太少了,我很抱歉。」
一直在外忙著做生意,幾乎不著家的趙英,
聽到丈夫這麼說不由得落下了淚,
「我都懂,咱倆離婚吧!」
01
巫剛出生於青島一個文藝家庭,
爸爸是文工團團長,媽媽是歌劇演員。
在耳濡目染下他也愛上了表演,
在五六歲時就能上台演小配角。
1973年,巫剛13歲的時候,
父母因為一些歷史原因丟了工作回到了老家。
讀大學的叔叔不忍侄兒在鄉下荒廢青春,
便從學校裡帶來很多書籍給他讀。
3年後巫剛中學畢業,被分配到一家造船廠做木匠。
憑藉踏實肯乾的工作態度,
他很快就得到了廠里老師傅的認可。
雖然捧著鐵飯碗,也得到領導的賞識,
但巫剛過得並不開心。
他的內心還是嚮往文藝舞台。
1977年高考恢復,解放軍藝術學院招生。
巫剛知道後興奮地跑去找父親,
將自己想從事表演的想法告之。
父親知道後很支持兒子的決定。
為此,他還請來文工團的老師,
專門教兒子學習表演技巧。
1979年,巫剛憑藉一首紅歌《我們走在大路上》,
一個小品《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順利地考入了考解放軍藝術學院。
事後,負責招生的考官對巫剛做出評價:
他高大帥氣、正氣凜然,是難得的好苗子。
1983年,23歲的巫剛,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