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難以理解,為什麼兩個人明明很相愛,卻還是會因為牙膏沒有從下往上擠、洗手台的頭髮沒有及時清理,這些微乎其微的小事而發生劇烈爭吵。
其實,這就是生活。
兩個人在沒有成為戀人、夫妻前,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和缺點。
並且,這些習慣已經伴隨了我們二三十年,不是輕易說改就能改得掉的。
突然和一個有著不同生活習慣的人住在一起,勢必會有衝突,會產生不便。
而正是這些不便,讓曾經那個心目中完美的Ta變得不再可愛迷人,也慢慢消耗掉了彼此間的熱情和耐性。
等攢夠了失望,婚姻也就走到了盡頭。
所以千萬別小看那些細節。
改變擠牙膏的方式,順手放回用完的吹風機,真的沒有那麼難。
有時候,一點小小的改變,婚姻的走向便大大不同。
第二類、缺乏溝通、不能被對方理解。
曾經看過一個小短片。
女人是全職太太,一個人吃飯、買菜、帶孩子。
半夜孩子突然發燒,她卻怎麼也聯繫不上丈夫,只能獨自帶孩子去醫院。
回到家她收到一份帳單,上面全是旅館和酒店的消費記錄,這時閨蜜還發來一張丈夫和別的女人拉扯的照片。
女人看著青春不再的自己,突然就崩潰了。
崩潰間,丈夫發來信息說他晚上不回家。
女人忍不住打電話質問,激烈的爭吵之後,她提出離婚。
而造成他們婚姻破裂的原因,恰恰是缺乏溝通和理解造成的。
那份帳單,其實是上司借用男人的卡和情人約會。
晚上男人為了幫上司轉移小三,被原配逮了個正著,上司為了掩人耳目揍了他一拳,滿臉是傷。
本想不讓妻子擔心在車上對付一晚,卻被妻子無端指責,男人倍感冤枉但懶得解釋,同意了離婚。
法國作家聖佩韋說:「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個,判斷他們的時候不要急躁」。
兩個人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方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另一方卻疲於解釋,讓誤會橫生。
婚姻里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明明相愛,卻因為不溝通、不解釋而錯過彼此。
好好說話,比什麼都重要。
第三類、雙方都不願依賴對方的「孤獨型」婚姻。
有人問,結婚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想大概就是:無論陽光明媚還是狂風暴雨,你在,我也在,那便一切都好。
人們窮極一生想要追求的,無非就是找個伴來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
閒來無事的時候,一起窩沙發看看劇,或者喝一杯紅酒聊聊天,或者你在一旁健身我獨自看書。
生病時床頭的一杯熱水,受挫時幾句鼓勵的話,難過時靜靜的陪伴。
只要兩個人在一起,這些平凡不起眼的小事,都顯得格外溫情浪漫。
可當婚姻陷入另一種局面。
夫妻倆永遠我行我素,累了自己消化,病了自己上醫院。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永遠都不麻煩對方。
這樣的婚姻,對夫妻雙方來說,遠比不結婚來得更煎熬。
因為它無形之中,剝奪了另一半作為伴侶被依賴、被需要的精神需求,婚姻幸福感也因此大打折扣。
好的婚姻,需要彼此獨立,也需要相互依靠。
03
電影《玻璃樽》里有一句台詞:
人生下來的時候都只有一半,為了找到另一半而在人間行走。有的人很幸運,很快就找到了,有的人卻要找一輩子。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門當戶對、勢均力敵,作為擇偶的標準。
當然,好的婚姻這些都很重要,但關鍵還在於夫妻雙方用心經營。
胡適和妻子江冬秀,一個新派人物,一個裹腳村婦。
看似是八輩子打不著杆的兩個人,卻把所有柔情都藏在了生活的細節里,相互依賴,互相成全,把日子過成了幸福的模樣。
或許,決定婚姻幸福與否的標準無關其他。
漫長歲月里互相陪伴,互相理解,就夠了。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