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老人的感悟:和親兄弟姐妹斷交後,我悟透了三個道理
01
俗話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自古以來,手足親情一直被視為至高無上的情感。
家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溫暖的代名詞。兄弟姐妹,更是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日漸淡漠,本應固若金湯的手足親情,也可能因為利益的牽扯而隨時瓦解。
年過六旬的老秦,就因為兄弟姐妹的貪婪自私,無奈割捨掉他一直無比看重的親情。
老秦在家排行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從小到大,身為大哥的老秦自然而然承擔起了更多的家庭責任,事無巨細地讓著弟弟妹妹。
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後,雖然來往的不是很頻繁,但整體關係還算和睦。誰家遇上點難處,另外兩家也都能及時給予幫助。
再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兄弟姐妹間聯繫得少了,關係也漸漸不如從前。
特別母親去世後,父親的養老問題就成了燙手的山芋,沒人願意接手。
頭幾年父親身體還算硬朗,可以獨自生活。兄妹三人便約定好,每人每月給父親一千元生活費。
然而遵守規定的只有老秦。其餘兩家要麼少給,要麼隔月才給一次。老秦怕父親錢不夠花,只好背著妻子偷偷把這空缺補上。
期間,父親大大小小的看病費用,也都是老秦先墊付。只要老秦沒提出分攤,他們就裝傻充愣當不知道。老秦開口了,也是能少給就少給,從沒有如數給過。
弟弟妹妹的做法,讓妻子頗為不滿。她不斷向老秦施壓,希望他不要再被人當「傻子」。
可老秦也很無奈呀,畢竟是自己的親兄妹,帳算得太清容易傷情份。
他只能一面安撫妻子,一面默默承受。
讓老秦決心和兄妹斷交的,是父親去世後他們對「遺產」的爭奪。
所謂的「遺產」,其實就是每月老秦偷偷補了他倆那份空缺,父親省吃儉用存下來的一萬多塊錢。
老秦本打算每人再往裡添一些,按老家的標準辦個風光點的喪禮,結果卻遭到他們的反對。
他們認為,人都不在了,一切從簡就好,剩下的錢還可以分一分。
這徹底惹怒了老秦。不願添錢就算了,竟然還惦記著分錢?
兄妹三人因此大吵了一架。他們指責老秦死要面子,沒必要花的錢,還要拉他們墊底。
老秦無奈,自己掏錢辦完了父親的身後事之後,果斷和弟弟妹妹斷交。
老秦說:「和親兄弟姐妹斷交後,我悟透了三個道理,可惜明白得太晚。」
02
人到中年,往往越能體會親情的現實。
因為隨著各自家庭的建立,每個人都承擔著養家餬口的壓力。
如果在金錢和利益方面處理不當,極有可能造成兄弟反目,甚至威脅自身小家幸福的後果。
因此,以下三個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第一個道理:親人不代表就有親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在人們的傳統意識里,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才稱得上是親情。並且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親情都能為我們托底,做最堅強的後盾。
血緣,是個很神奇的東西。
所有的是非觀、道德觀,以及我們時刻謹守的心理底線,都能輕易在血緣面前敗下陣來。
為了家人,我們總是甘願犧牲。
然而現實卻常常提醒我們,親人不代表就有親情。
親情是什麼?
我認為,除了血緣關係的加持,親情還應該注重「情」這個字,是一種雙向的情感。
也就是說,親情也應該像愛情、友情那樣,需要雙方共同付出,「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方能長久。
而那些借親情名義,肆意盤剝兄妹利益、過度消耗親情的人,根本算不得是真正意義上的親人。
充其量只是和我們有血緣關係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二個道理:要把情分留給對的人。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里有一句台詞:
「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彼此愛護的人,一定可以。」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或許我們都應該對親情有一個新的定義。
不能再單純地以血緣關係,來區分關係的親疏。而是學會珍惜那些真正心疼我們的人。
哪怕只是素不相識,卻對我們施以援手的路人甲,也遠遠好過那些只會索取卻從不付出的「手足親情」。
情分,要留給對的人。
正如電視劇《歡樂頌》里,飽受原生家庭剝削的樊勝美。
在她為生活焦頭爛額時,母親、哥哥只會雪上加霜,不停向她要錢,一次比一次多。
反而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歡樂四美」,始終陪在她身邊,幫她解決問題、共渡難關。
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第三個道理:要永遠把自己的小家庭放在第一位。
人到中年,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分不清「小家」和「大家」的主次。
許多男人即使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也依然沒有及時從原生家庭脫離出來。遇事總想著「大家」,處處讓妻兒委曲求全。
一次兩次,妻兒或許可以忍受。
但時間長了,勢必會影響到夫妻間的情誼。情節嚴重的,甚至會給婚姻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
聰明的人,內心都有一個「親情排序表」: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原生家庭關係。
只有永遠把自己的小家庭放在第一位,遇事多從小家的利益出發,多為妻兒考慮,婚姻家庭才能穩定和睦。
所謂,家和萬事興。
「小家」不和,「大家」又怎能興盛得起來?
男人整日身陷家庭瑣事之中,又怎能安心打拚自己的事業,實現個人價值?
03
其實,生活中兄弟姐妹斷交的還是少數,大多數兄弟姐妹還是能夠和睦有愛的。
說到底,還是看親人之間如何相處。
而任何一段關係相處的核心,都在於互相尊重,將心比心。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即便作為最親密的兄弟姐妹,也要體諒彼此養家的不易。
該負的責任不推卸,該盡的義務不拒絕,遇事多為對方著想,這份親情就不會輕易斷開。
手足親情也是緣分,且行且珍惜。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