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為什麼越是付出的人,越會被人嫌棄?心理學家:不付出最討好!

2023-02-27     言諾     59248

家庭中,為什麼越是付出的人,越會被人嫌棄?心理學家:不付出最討好!

家庭中,為什麼越是付出的人,越會被人嫌棄?心理學家:不付出最討好!

01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個詞叫做「遠香近臭」。

一塊麵包,當人離它很遠的時候,人就會認為,這塊麵包的味道也許很不錯,內心生發出一種喜愛之情。

而當人整天對著這塊麵包的時候,人就會感覺,這塊麵包根本沒有什麼香味,而且還有濃濃的臭味,讓人倍感惡心。

在這前後不同的對比中,麵包都是一樣的,為何人的感覺和態度會不一樣呢?

其實,這就跟人的心理狀態有關了。

對於那些我們不熟悉,且沒有品嘗過的一切,我們總是抱有一定的期盼和渴望的心理。這種期盼和渴望,就是人感覺的調和劑。

相反,對於那些我們所熟悉的,已經把握的一切,我們就會對其感到厭惡,不是這里挑刺,就是那裡挑骨頭,總認為它不好。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要想讓人擺脫這種矛盾的心理,就得讓他們用別的事物進行對比。如此,人才能真正明白事物的好與壞。

遠香近臭,這不僅適用於物,還適用於人。

如果說上面那塊被厭惡的麵包,是因為它過分普通的話,那生活中許許多多有所付出,卻又被人嫌棄的人,那是因為他們過分普通嗎?

其實,並非如此。

家庭中,為什麼越是付出的人,越會被人嫌棄?心理學家:不付出最討好!

02

在一個家庭中,我們能發現同樣的情況,那些越是付出的人,越是對家庭成員有貢獻的人,越是被人厭惡和嫌棄。

就好比一個孝子,他過分尊重父母,甚至把父母的話當成是聖旨,不敢違背。這樣的人,他們只會被父母所厭惡。

就好比一個兒媳婦,她過分對公公婆婆好,可公婆卻不領情,認為這麼做是應該的。如此,在單方付出的情況下,她也就會受到傷害。

曾見過這麼一個事例。

王大伯家的二媳婦張小姐,她自從嫁到了王家之後,便一直操持家務,一邊辛勤地工作,絲毫沒有任何的怨言。

她的大嫂,不是什麼勤奮的人,只會動動嘴皮子而已。

但在王家長輩的眼中,張小姐卻比不過大嫂。而且,就連公婆都認為,還是大媳婦比較好,二媳婦就是喜歡裝模作樣。

在一次家庭的宴會上,張小姐前前後後在忙著,可就是因為做飯晚了一會,就被公婆冷眼相待,罵了幾句。

家庭中,為什麼越是付出的人,越會被人嫌棄?心理學家:不付出最討好!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