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海》哪有什麼南河啊?不過是參宿臨死前的幻想罷了
其實看完《深海》有段時間了,一直不知道怎麼動筆,直到看見一個視頻,才讓我鼓起勇氣,說說看完《深海》後,我的直觀感受是什麼。
視頻內容是官方解密,說的是影片中四次「快醒醒」代表的是什麼,前三次我都猜出來了,但最後一個位於片尾的「快醒醒」,我卻沒有猜出來。
原來,最後一個「快醒醒」是對觀眾說的。
我覺得田曉鵬導演很了不起。
不只因為2015年他將《大聖歸來》搬上大熒幕,讓大家對國漫重燃信心;不只因為七年時間專心製作《深海》,不被外界所打擾,專心做一件事;更因為他把「抑鬱」這個話題以國漫的形式搬上熒幕,讓大家去關注這個群體。
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劇本,才會知道把這個話題搬上大熒幕意味著什麼。
女孩名叫參宿,她得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小時候,她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恩愛、家庭和諧。但某一天,父母離婚了,各自組建了家庭,後來父親給她生了個弟弟,新的媽媽和弟弟讓她的生活翻天覆地。
或許從父母離異的時候那天開始,從母親決然的離開開始,她就有了心病,久而久之就成了病魔,盤踞在心頭無法散去。
她成了可有可無的人,她給媽媽發消息,說想去看看媽媽,分享每天的喜悅,最後換來一句:「如果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就不要發消息了。」
全家一起出海旅遊的那天,其實是她的生日,所有人都忘了她的生日,簡訊里只有中國聯通的生日祝福。爸爸準備了禮物,卻只是給弟弟慶祝上小學,
全家人一起拍照,她成了背景板,只露出一個苦笑的臉,她明明有爸爸和媽媽,卻又好像孤苦一人。
那天晚上,海浪很大,參宿好像聽到媽媽兒時給她唱的搖籃曲,她循著歌聲走到甲板上,一個巨浪襲來,她被捲入了海中。
《深海》的故事其實很簡單,如果換個名字可以說是參宿的一段奇遇,也可以說是一段夢幻的幻想。現實世界是正常的五顏六色,而在深海的世界裡卻是五彩斑斕的。
看到參宿和南河在深海中的這段奇遇,很多人覺得夢境很牽強,隱喻不夠明顯。其實,當把自己帶入參宿的世界,設身處地的去想想南河的遭遇,或許,大家就明白,為什麼這是一個關於抑鬱症女孩的故事。
參宿所追求的海精靈,其實是抗抑鬱症的藥。可以穩定情緒,但帶來的快樂是虛幻和短暫的,並且有依賴心理。
喪氣鬼其實是抑鬱症發作時所帶來的恐懼,因此,每當喪氣鬼來的時候,參宿都是極度恐懼、絕望、窒息,感覺被什麼所束縛,無法掙脫。
深海之眼應該是心結所在,那是一切病症的結點,去那裡,就可以找到答案。
南河是參宿的救贖,在參宿暗淡無光的童年裡,是南河這個陌生人給與了她希望和幫助,沖在前面幫她遮風擋雨。
所有人都不愛她,但南河告訴她,她有價值。當她幾次覺得自己被拋棄,被喪氣鬼纏身的時候,是南河突破重重困難,走到她面前,救了她,給她活下去的希望。
當她說要去深海之眼時,哪怕前路艱難險阻,南河也帶著她去了。南河用最溫柔的方式,告訴參宿這個世界其實美好。
參宿又何嘗不是南河的救贖呢?南河不過是船上一個取悅他人的小丑,為了微薄的薪資,露出違心的笑容。
他的夢想是當一名畫家,但為了生活選擇放棄夢想,是參宿讓他找到曾經的自己,原來,平平無奇的普通人,也能成為別人的英雄啊。
《深海》是相互救贖的故事,大家都希望生命中有個南河,會幫助自己一路成長,但實際上,我們很多人都成了參宿。
影片的最後,南河離大家而去,他跟參宿背道而馳,南河對參宿說,走吧。可是啊,實際上沒改的結局,是雙死啊。
那一場落水,帶走的不只是南河,還有參宿啊!
被南河救下來,在醫院搶救,被爸媽互換的參宿不存在,父母悔恨和遺憾的淚水,不存在,這一切不過是參宿臨死前的幻想罷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