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吃雞肉,外人吃雞皮」母親住院叫女兒照顧,女兒:我是外人

2023-02-28

「孫子吃雞肉,外人吃雞皮」母親住院叫女兒照顧,女兒:我是外人

01

有句俗語說得好:如果你想從別人身上圖謀什麼,一定會失望。

想從別人身上獲得安全感的人,會變成「作精」被愛人拋棄;把子女分成三六九等區別對待的人,子女也不願意孝敬他。

何阿姨(化名)自以為能拿捏女兒,結果最後連一點便宜都占不到。

02

何阿姨年輕的時候原本打算生3個兒子的,但是第2個孩子生出來是個閨女,這讓何阿姨很不高興,也激起了她賭一把的心態,於是再生了兩個。

結果又是一子一女,何阿姨鬱悶了,她丈夫更加鬱悶,生這麼多養不起怎麼辦?

何阿姨格外偏心那2個兒子,女兒在她眼裡就是賠錢貨,不值錢,根本不用多花心思培養。

大女兒4歲那年,何阿姨在屋裡忙碌做飯,忽然,何阿姨聽見孩子大聲叫嚷,出門一看,大女兒不見了。

兒子們說,有個不認識的叔叔把大女兒抱走了,何阿姨知道遇上了人販子,但她也不去追,她早就不想養這麼多閨女了,拐走了正好!

於是何阿姨家變成了2個兒子和1個女兒,她覺得省心多了。

反而是做父親的,因為丟了一個女兒常常唉聲嘆氣,看到妻子無所謂的態度,心裡非常不舒服。他四處打聽人販子的消息,但是沒有什麼用。

都說父親喜歡女兒,母親喜歡兒子,這話不假。

大女兒丟了之後,父親就格外關注小女兒,一回家就看看小女兒還在不在,生怕她也被人販子拐走了。他還特地叮囑妻子,警告她要看住小女兒,別把女兒弄丟了。

何阿姨不情不願的,覺得真是浪費精力。

小女兒小梅(化名)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可以想像她被PUA成了什麼樣。

小梅從小就自卑,在學校挨了欺負也不敢告訴老師和父母。因為她在家的時候不小心做錯事就會挨罵挨打,她不敢惹出一點點事,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嚇得一個激靈。

後來上了高中,小梅有了知心的朋友一直鼓勵她、開導她,她逐漸建立起一些自信心。

高中畢業,小梅的成績很一般,她可以在本地上一個二本,出省的話只能上個三本。

小梅鼓足勇氣,說要出省讀大學。她寧願自己文憑差一點,也要離開母親身邊,擺脫她給的壓力。

父親不知道女兒的心思,但他一直偏袒女兒。

平時在家裡,母親掌握了所有的話語權,父親有時候替女兒說句話,母親當場就摔鍋砸碗,把他倆一起罵。

現在面對上大學這麼嚴肅的問題,父親決定為女兒做一次主,答應女兒的要求。

何阿姨當然不願意女兒走,她要是走了,翅膀硬了,還怎麼把她當成免費勞動力?

何阿姨一哭二鬧三上吊,鬧得要死要活,但丈夫還是讓女兒去了外省。何阿姨不給女兒錢,丈夫就不把工資交給妻子,自己每個月給女兒打生活費。

小梅在外省讀書,認識了好幾個朋友,見識到了健康的家庭是什麼樣。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朋友們對她的遭遇很同情,而且小梅做事麻利、認真踏實,所以朋友們也願意幫她。有幾個有錢的室友是本地人,打算畢業後開一家小工作室,邀請小梅一起發展。

於是大四的時候,小梅就和朋友們一起工作了。

小梅打開了視野,當然不會再屈服於母親的控制之下。她交了男友,想攢錢買房結婚,打算把父親接過來一起住。

小梅跟男友結婚不要彩禮錢,何阿姨非常憤怒,拒絕出席婚禮。

後來,小梅生了個兒子,母親從來沒有過問一次。

過年時,小梅和丈夫帶著兒子,送父親回老家一起過年,2個哥哥看見她,也沒有什麼好臉色。小梅心裡瞭然,哥哥們在母親的教育下,也不會變成什麼優秀的人。

他們如此狹隘卑劣,跟自己無關,將來變成什麼樣都要由母親來買單。

大哥也結婚了,也是生了一個兒子,何阿姨晉升為奶奶,看見孫子就樂得合不攏嘴。

何阿姨懷裡抱著孫子,不停地給孫子喂吃的。

小梅瞟了一眼,就非常嫌棄。因為母親太沒文化,又一直在這個小地方生活,生活資源非常差,給孫子喂劣質蛋糕還洋洋自得。

何阿姨看見女兒的眼神,大嗓門罵道:「看什麼看?看也不給你兒子吃!」

小梅差點笑出聲,淡淡地說:「你放心吧,沒人跟你孫子搶。」她在心裡默默地說:那種充滿了反式脂肪酸的東西,狗都不吃。

小梅只是想陪父親待幾天,就帶父親回家,以為頂多被噁心幾天。

然而她沒想到母親能做出多麼丟人的事——吃飯的時候,母親夾起一塊雞腿,用筷子把上面的雞皮扯掉,往小梅兒子碗里一丟。

母親說:「孫子吃肉,外人吃皮,啥人有啥命。」

小梅心態再好也被氣壞了,抱著兒子就走,出去吃了頓大餐。

小梅一家帶著父親剛回家沒幾天,就聽說母親因為三高住院了。母親算計得很好,她不讓兩個兒子伺候她,讓他們打電話給小梅,喊她回來伺候。

小梅一再被激怒,衝著電話怒吼:「有完沒完了?我們是外人,這話是她自己說的!她以前怎麼對我的,當我傻還是當我記性不好?以後她的事跟我無關,別再打電話給我!」

何阿姨使喚不動女兒,就天天在醫院罵她不孝順,把她說成是白眼狼給病友聽。

03

重男輕女這種事,會延伸出種種痛苦,在這樣的家庭中,沒有一個孩子能夠得到幸福。

無論是被拋棄的女孩,還是被寵壞了的男孩,都很難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一: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強不屈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但也會成為孩子的「信息繭房」。

首先,是因為孩子對父母和家人十分依賴、信任,但父母卻不一定信任孩子。重男輕女的父母更是天天懷疑孩子、欺負孩子。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里,孩子會毫無防備地受到長時間的打壓和欺負,對精神傷害極大。

其次,孩子很難接觸到外界的知識,不知道健康的家庭是什麼樣,就更無從反抗。

因此,上大學、工作,就是孩子迎來曙光的時機,抓住機會,出去見見世面,孩子往往就能夠理論性、系統性地明白自己的生活為何這麼痛苦。

懂得了痛苦,就要尋求美好的生活,不要沉溺於痛苦之中。

我們要做的是自強不屈地努力,為自己的未來生活去奮鬥,如果改變不了父母,那就遠離,不要讓他們繼續影響自己。

二:一個健康的家庭,夫妻倆都會參與育兒

通常來說,夫妻某一方獨攬教育子女的大權,很容易把孩子教壞,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學識和思想也是局限的,就會進一步造成孩子的局限。

再者,男女思維方式本就不同,夫妻都參與育兒,會激發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最後仍然是信息繭房的問題,一個人接觸到的信息是局限的,思維是定式的,很多領域都不接觸,感興趣的話題往往無法和孩子聊,又能給孩子帶來多少新鮮的思辨呢?

再從感情的角度講,絕大多數家庭里,女人總是看不上男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容易變成母親在家裡一言堂,教訓孩子的時候連丈夫一起罵。

孩子會順從母親的態度,對父親鄙夷、輕視,覺得父親沒本事。

這樣的家庭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不健康的,對子女的教育只會更加失敗。

文/無筆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