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阿姨當然不願意女兒走,她要是走了,翅膀硬了,還怎麼把她當成免費勞動力?
何阿姨一哭二鬧三上吊,鬧得要死要活,但丈夫還是讓女兒去了外省。何阿姨不給女兒錢,丈夫就不把工資交給妻子,自己每個月給女兒打生活費。
小梅在外省讀書,認識了好幾個朋友,見識到了健康的家庭是什麼樣。
朋友們對她的遭遇很同情,而且小梅做事麻利、認真踏實,所以朋友們也願意幫她。有幾個有錢的室友是本地人,打算畢業後開一家小工作室,邀請小梅一起發展。
於是大四的時候,小梅就和朋友們一起工作了。
小梅打開了視野,當然不會再屈服於母親的控制之下。她交了男友,想攢錢買房結婚,打算把父親接過來一起住。
小梅跟男友結婚不要彩禮錢,何阿姨非常憤怒,拒絕出席婚禮。
後來,小梅生了個兒子,母親從來沒有過問一次。
過年時,小梅和丈夫帶著兒子,送父親回老家一起過年,2個哥哥看見她,也沒有什麼好臉色。小梅心裡瞭然,哥哥們在母親的教育下,也不會變成什麼優秀的人。
他們如此狹隘卑劣,跟自己無關,將來變成什麼樣都要由母親來買單。
大哥也結婚了,也是生了一個兒子,何阿姨晉升為奶奶,看見孫子就樂得合不攏嘴。
何阿姨懷裡抱著孫子,不停地給孫子喂吃的。
小梅瞟了一眼,就非常嫌棄。因為母親太沒文化,又一直在這個小地方生活,生活資源非常差,給孫子喂劣質蛋糕還洋洋自得。
何阿姨看見女兒的眼神,大嗓門罵道:「看什麼看?看也不給你兒子吃!」
小梅差點笑出聲,淡淡地說:「你放心吧,沒人跟你孫子搶。」她在心裡默默地說:那種充滿了反式脂肪酸的東西,狗都不吃。
小梅只是想陪父親待幾天,就帶父親回家,以為頂多被噁心幾天。
然而她沒想到母親能做出多麼丟人的事——吃飯的時候,母親夾起一塊雞腿,用筷子把上面的雞皮扯掉,往小梅兒子碗里一丟。
母親說:「孫子吃肉,外人吃皮,啥人有啥命。」
小梅心態再好也被氣壞了,抱著兒子就走,出去吃了頓大餐。
小梅一家帶著父親剛回家沒幾天,就聽說母親因為三高住院了。母親算計得很好,她不讓兩個兒子伺候她,讓他們打電話給小梅,喊她回來伺候。
小梅一再被激怒,衝著電話怒吼:「有完沒完了?我們是外人,這話是她自己說的!她以前怎麼對我的,當我傻還是當我記性不好?以後她的事跟我無關,別再打電話給我!」
何阿姨使喚不動女兒,就天天在醫院罵她不孝順,把她說成是白眼狼給病友聽。
03
重男輕女這種事,會延伸出種種痛苦,在這樣的家庭中,沒有一個孩子能夠得到幸福。
無論是被拋棄的女孩,還是被寵壞了的男孩,都很難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一: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強不屈
家庭是孩子的港灣,但也會成為孩子的「信息繭房」。
首先,是因為孩子對父母和家人十分依賴、信任,但父母卻不一定信任孩子。重男輕女的父母更是天天懷疑孩子、欺負孩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