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原沒多想,可讓她難過的事情還在後面。
當母親的孫子,也就是小原大哥家的兒子到家時,母親卻捧著那一箱奶,直接拿到了她孫子面前。
不僅這箱奶,還有家裡的各種零食,都開始擺在了明面上。
小原瞧著母親看著她孫子笑嘻嘻,把所有好吃的都塞給她孫子的畫面,眼淚就掉了下來。
自己女兒來這一天,母親都從未這樣笑過,也從未給她的外甥女拿過好吃的,她覺得很心寒。
以前女兒總跟她說覺得姥姥不喜歡她,她還沒在意,如今總算明白了女兒為何會這樣說。
她從小隻知道女兒和兒子是不同的,可不曾想,在母親眼裡孫子和外甥女也是不同的。
小原不忍心看女兒在這兒受區別對待,當天就喊著丈夫和女兒,不顧母親阻攔回了公婆家。
飯是她做的,年貨是他們家買的,母親憑什麼要這樣區別對待。當初母親就偏向大哥,她不在乎,如今又偏向大哥的兒子,區別對待她女兒,她無法接受。
小原在心裡暗暗發誓,從此之後,過年再也不會回娘家。當然,如果母親需要她,她該怎樣孝順就怎樣孝順。
小原在微信中跟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我雖然勸她,老人大概都是這樣,那畢竟是她孫子,老人更喜歡孫子無可厚非,只要不苛待外甥女,將就著過個年也不是不行。可小原卻執意要走。
通過這件事情,我想我們可以得到兩點啟示。
01這世上的親人只有一種,那就是關心你心疼你的人
這個世界上的親人,不只是靠血緣關係去界定,而是看他是否真正關心你,心疼你。
就像小原那樣,從小就被父母區別對待,什麼都用大哥用過的,甚至當初讀大學,父母都沒給她掏一分錢,沒孩子之前,她不在乎父母重男輕女,心甘情願孝順父母。
可當自己有了女兒,她突然就認清了一些事情。她不想讓女兒像自己一樣,一直到現在都自卑。
當年她為賺學費而吃過的苦,受過的罪,她不想讓女兒再體驗,更不想讓女兒接觸這樣的姥姥。
想想自己婆婆,從結婚後就無條件在金錢上支持他們這個小家庭,當初她懷孕,坐月子,婆婆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替她和丈夫分擔壓力,把她當親女兒一樣對待。
她想明白了,今後過年,她一定會回婆婆家。這才是她的家。
在娘家,她從來都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再孝順,也不如大哥受寵。
晚情說:「不管和你有沒有血緣關係,這世上的親人只有一種,那就是關心你心疼你的人,反之亦然。」
深以為然。
誰對我們好,我們就對誰好,那些對我們不好的人,也沒有資格讓我們對她好。這才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02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無論給我們什麼牌,我們都要打好它
東野圭吾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的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是每個女孩的悲哀。但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避免這種悲哀。
我們並不能因為這種悲哀,就破罐子破摔,或者被同質化。
在遭受父母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奮發圖強。所謂知識改變命運,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掙扎著向前,不拋棄不放棄,打好這把算不上好的牌。
不要寄希望於這樣的父母能夠有朝一日會改變想法,也不要糾結父母為何要這樣對待你,你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獨立起來。
當然,父母生你養你是事實,為了這份養育之恩,你可以盡義務去贍養他們,但不用對他們太好。
不用良心上過不去,當初他們區別對待你時,就註定了會有這樣的結局。
我們應該珍惜的,是那些對我們好,值得我們珍惜的人。
2022年,願所有人,都闔家團圓,平安順遂,健健康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