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啥時候搬走」親家喧賓奪主,57歲阿姨:房是我的,該搬的是你

2023-03-06     言諾     8924

安姨有些驚訝——她知道兒媳有弟弟的,但沒想到親家母真把親媽做成「惡婆婆」。

但又不是很驚訝。畢竟這也算一種「常態」了,只是她不這樣,也沒有機會這樣而已。

第八天,有意思的事情來了。

「哎呀,安姨呀,」親家母在飯桌上一臉親親熱熱地開口:「麻煩你一周了,多不好意思。不用再麻煩啦!」

安姨忙說不麻煩不麻煩,客氣客氣。不過,聽親家母的意思,她似乎還省了一句話——「你什麼時候才走?」

那她便反問回去了。

「再待幾天,再待幾天我就到我兒媳那兒去了,」說完,還得意洋洋地加了一句:「他們偷偷查了,是男孩兒哦!」

安姨有些無奈,但她也明白,親家的「心結」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開的。只好禮貌笑笑,繼續吃飯。

兒子卻將親媽和老婆的神情都看在心底。

第九天晚上,安姨最後一遍拖完地,卻聽到主臥傳來不小的動靜——吵架?是小兩口吵架了?

「媽,你兒子也有工作,怎麼就問我們來要這個錢?」兒子的聲音,明顯壓抑著生氣,還有些無奈。

「你啥時候搬走」親家喧賓奪主,57歲阿姨:房是我的,該搬的是你

「我這個當媽的總該給吧?再說,我在問我女兒要,你不稀罕給就算了,管我跟我女兒的事?」

想到兒子才說過的「拿姐姐彩禮娶媳婦兒」,安姨上了心。

「再說,你媽什麼時候走?我以後肯定就住這兒了,只是過去看兒媳一段時間而已。」

安姨一聽,奇怪了。兒子明顯也疑惑,問:「你住這兒?我媽過段時間就回去了呀?」

「我房子給兒子娶媳婦兒了,他現在沒錢,他們的新房以後再買。我肯定得住這兒啊?」

理所應當。聽在安姨耳朵裡頭,不論是她接濟兒子,拖累女兒,還是長住在這兒,都理所應當。

兒子沒聲音了,似乎被氣著了。安姨也有些生氣,乾脆直接推門進去:

「親家母,你這又是怎麼了?」

見自己的「小算盤」被撞破,親家母乾脆「破罐子破摔」,直接撕破臉:「你兒子有房,你就住你老房子。我兒子沒房,我的房都給他了,我不能住我女兒家?你趕緊搬走,你做那些飯菜做了個啥?她不還是懷不上兒子?」

「她」指自己姑娘,安姨的兒媳。

兒媳低著頭,沒說話。為自己親媽這態度明顯不是傷心一兩回了。

安姨突然也上了脾氣,直直懟回去:「我回去?這房本上寫的是我名字,該回去的明明是你!」

「你啥時候搬走」親家喧賓奪主,57歲阿姨:房是我的,該搬的是你

03

故事的最後,兩位老人不歡而散,不過安姨的「極品親家母」總歸搬出去,去兒子家了。

講到這裡,筆者想說兩點。

一:這位親家母確實是位「惡婆婆」

她似乎很以自己生了個兒子為傲,一直以來都看著大女兒養小兒子。與其說這兒子是她養的,不如說是她這個女兒養的。

而且,一般為難年輕媽媽,嫌棄年輕的媽媽的,大機率也只能是當婆婆的。這回卻變成她這個親媽了。

她重男輕女,不拿小外孫女當孫輩,甚至理所應當地認為所有人都該這麼想,她親家——安姨——也該這麼想,明顯錯了,錯得離譜。

「你啥時候搬走」親家喧賓奪主,57歲阿姨:房是我的,該搬的是你

二:安姨是位不多見的老太太

安姨給兒媳家的彩禮一分沒少——雖然這錢被挪用到另一個小伙兒娶媳婦上——甚至感念年輕人不容易,主動給新家庭補貼五萬。這樣的婆婆,乃至於這樣的母親,都不多見。

這樣一想,她能有那樣優秀的兒子也算正常。當媽的都這麼講道理,明是非,做兒子的又能差到哪兒去呢?

你身邊有安姨這樣的婆婆嗎?你又如何看待她那位親家呢?

文/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