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女人可以多變,女人應該多元,不是非要文靜,溫柔,活潑才是好女人,不管女人具備任何特性,都是魅力所在!」
這句話如果只是從正面解讀,會顯得特別美好,特別寬容。但是,任何好事都有反面,上面那句話也不例外。
好女人的可以不溫柔,可以不文靜,可以不活潑,但是,不文靜,不活潑,不溫柔,不等於說就可以為所欲為,做人該有的底線必須遵守,與人相處該有的尊重也必須遵守,否則,如果為了個性而個性,完全不管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合理,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對自己不負責任的女人,絕對稱不上好女人。
比如在婚姻中,傳統觀念定義的好女人,局限性很大,對女人的要求太苛刻,說是要讓女人做賢妻良母,實際上是對女人的各種行為進行束縛。如果用這種方式定義好女人,真的有失偏頗。
這種舊觀念應該改變,應該與時俱進,但是,這並不等於說舊的婚姻觀念並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其中涉及到的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即便與時俱進了,也依然應該遵守。否則,如果完全否定「賢妻良母」這個詞,在婚姻中胡作非為,就會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處在極端的狀態中,就不可能是好女人。
02
阿江的前妻婉晴就存在我們上面提到的那種極端問題,她嫁給阿江之後,發過的一條朋友圈就是證據:「誰說女人必須做賢妻良母,我就只想做個潑婦!」
有人可能會為「潑婦」正名,說潑婦當中也有很可愛的人,並不是真的撒潑耍賴,而是不拘一格,只是強勢了一點而已。這樣的女人確實存在,只可惜,婉晴不是這樣的人,她所說的潑婦,就只是潑婦而已。
從門當戶對的角度來說,她和阿江並不滿足門當戶對,不管是學歷方面,能力方面還是家境方面,她都不如阿江。如果這段婚姻是阿江自己選的,婚後得不到善待只能怪自己。而事實上,這段婚姻並不是阿江自己選的。
婚姻是他父親幫忙做主選的,他之所以著急讓阿江結婚,是因為阿江的母親去世了,他覺得如果自己不儘快讓阿江結婚,就會愧對去世的妻子。
阿江很孝順,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雖然認識到婉晴和他不滿足門當戶對,但當時覺得婉晴還不錯,她偽裝得很好,他也就沒計較太多,覺得世間本不存在完美之事,殘缺一點有時候反而更好。
阿江這種降低姿態,降低要求的態度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他只知道「殘缺一點沒關係」,卻沒有進一步認識到是否殘缺得太嚴重。
他們結婚以後,婉晴就收起了偽裝,仗著婆家沒有婆婆,小姑子也出嫁了,仗著自己是家裡唯一的女主人,於是就開始作威作福。
她對阿江不友好的時候,阿江沒有跟她一般見識,覺得自己作為男人應該忍耐。但是,讓阿江受不了的是,她對公公不尊重。明明結婚所需要的錢全都是公公出的,公公也一直把她當女兒看待,可她卻對公公的一切都不滿意,輕則訓斥,重則要趕走公公。
阿江最初不知情,只知道婉晴發了那條「不想做賢妻良母,只想做潑婦」的朋友圈,直到後面有一天親耳聽到她對公公說「滾去你閨女家住,我家不歡迎你」,他才深刻體會到她的那條朋友圈是什麼意思。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公公是被她趕走了,但是她卻惹惱了阿江,緊接著就被阿江「休妻」,被離婚了。
03
阿江說他永遠不會後悔跟她離婚:
『本來我們就不滿足門當戶對,如果不是照顧到我爸的感受,我根本不會娶她為妻。我明明已經降低姿態了,降低要求了,明明我爸也一直把她當女兒看待,但她卻一直不懂感恩,不把我放在眼裡也就算了,竟然也不把我爸放在眼裡,竟然說讓我爸滾出我們家,要求我爸去我妹妹家住,我真的不能忍。捫心自問,這個家是我和我爸建立起來的,跟她沒有一毛錢關係,她認不清自己的身份,在我們家作威作福,這嚴重觸犯了我的底線,我沒辦法,必須休妻,必須跟她離婚!』
看完阿江經歷的那段婚姻,再回頭去看我們開頭時提到的「好女人的多樣性」,不難發現:他的前妻根本不滿足「好女人」應該具備的任何要素,因為她沒有做人的底線,因為她連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這樣的女人不可能成為好妻子,更不可能成為好兒媳,在婆家只會是禍害一樣的存在。
在這裡要奉勸其他女人從婉晴身上吸取教訓,不要為了個性而個性,不要為了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而故意犯錯,否則,你再怎麼標榜自己是好女人,再怎麼往自己臉上貼金,你的所作所為都會證明你不是個好女人,沒有人會認同你。想要成為好女人,應該守住做人做事最基本的底線和準則,在此基礎上多元,才能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另外還要提醒男人:雖然當今的世俗環境依然對男人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你不該盲目遵守「男人要無條件對女人好」這種偏激觀念。女人是好女人,男人有義務對女人好。但如果女人不是好女人,你應該跟她撇清關係,離她遠一點,否則,她拿著所謂的女權去指責你,會讓你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