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因為喜歡明星而追星,可很多時候都在給自家偶像拖後腿,張頌文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於流量明星來說粉絲多是加成,對於實力演員來說粉絲多是真的拖後腿。
這樣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很多演員會「去流量化」,因為很多時候粉絲會成為累贅和負擔,粉絲後援會會要挾公司。
就說張小斐吧,因為《你好李煥英》一炮而紅,不僅成為50億票房女主角,還收穫無數粉絲。
但隨之而來的是諸多困擾,粉絲自發成立全國後援會開始懟公司,稱:「公司和工作人員沒有對接粉絲,對於後援會如何開展工作配合,經紀人不回復甚至直接退群。後援會因此無法開展各項工作,故發聲尋求公司回復。」
看著好像為了明星好,還自發組建後援會,可後援會是幹嘛的呢?無非就是做數據、打榜、應援、參與線下活動等等。
可明明是粉絲行為,卻上升到公司,甚至質問公司要求回復,儼然一副要跟公司叫板的模樣。
但張小斐公司是怎麼處理的呢?直接不予理睬和回復,後來後援會也解散了。
試想想,如果當初張小斐讓後援會成立了,那是不是許多行為都要遷就粉絲,甚至還要配合做數據和打榜?
明明走的是實力路線,流量飯圈那一套還真的不適合這些實力派。
同樣被粉絲拖累的還有肖戰,想當初「227事件」可不就是因為粉絲引起的嗎?因為這件事,肖戰一度銷聲匿跡許久,甚至於差點丟了代言和片約。
咱就說,追星可以,但盲目追星給偶像添麻煩還是算了吧。
就好像張頌文,明明可以安安靜靜拍戲,享受爆紅之後帶來的高片酬和片約,卻因為一件陳年往事差點得罪導演,這對於他未來的職業發展,可不是什麼好事,你說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