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老人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尤其是照顧臥床老人更是會讓人身心俱疲,這其中的辛苦如果不是真正的經歷過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尤其是多子女家庭,如果有一個孩子在照顧父母,其他的兄弟姐妹就要多多給予體諒和理解,不要指手畫腳,或者是胡亂揣測,不但傷害了兄弟姐妹的感情,也會讓父母的晚年生活變得淒涼。
如今55歲的張大媽在照顧了臥床的婆婆4年後,因為大姑姐的一句話,她決定退出婆婆的養老,讓老公和姑姐們承擔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
下面聽聽張大媽的講述。
我24歲那年嫁給了大我5歲的老伴,老伴是城裡人,我是一個外來的打工妹,很多人不看好我們之間的婚姻,尤其是我的3個大姑姐。
我家裡有個比我小兩歲的弟弟,父親在我15歲時因為一場疾病去世了,母親在家務農,原本一家的生活都靠父親在外打工賺錢養活,其樂生活清苦,但是一家人也算是其樂融融。
我高一時在鎮上學校住校,這天村裡的三叔找到學校把我叫回了家,原來父親工作期間突發心梗去世了。
父親去世後,家裡失去了頂樑柱,母親堅持了一年後就改嫁了,沒有帶走我和弟弟,我心裡怨恨著母親可是又是覺得有點理解她的。
一個女人要養活兩個孩子很不容易,如果要帶著我或者弟弟改嫁肯定沒人願意娶她。
我和弟弟只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可是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沒有精力照顧我們姐弟倆。
好在叔叔心疼我和弟弟,把弟弟接到他們家裡,給我交了高三一年的學費,讓我安心讀書。
高中畢業後,我沒有參加高考,跟著村裡人出門打工了,我要養活我弟弟,叔叔一家有兩個弟弟要養,我不能讓我和弟弟成為叔叔一家的負擔。
我出門打工那天,弟弟抱著我哭得不肯放手,我囑咐弟弟好好學習,我會好好工作賺錢養活他,我說以後我們倆就要相依為命、互相扶持好好生活。
剛開始我在老鄉的飯店端盤子洗碗,慢慢地我開始在後廚幫廚、學著炒菜。
賺的錢除了供弟弟念書我都攢起來,自己不舍花一分錢,我知道作為一個姐姐肩頭的責任,好在弟弟也很爭氣,他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高考時他選擇了我打工城市的一所大學。
這樣我們姐弟倆也能經常見面,在弟弟的鼓勵下我參加了成人教育,先後獲得了大專學歷。
後來應聘到了老伴所在的單位做了會計,工作中我們機緣巧合地相識並且互相有了好感,在老伴的愛情表白里我接受了這份感情。
可是,我們愛情遭到老伴家人的反對,尤其是老伴的三個姐姐,她們非常看不上我,覺得我的條件根本配不上老伴,有一個不負責任的母親,還有一個「拖油瓶」的弟弟。
公婆一開始也沒看好我,可是在老伴的堅持下公婆最終接受了我,我感激公婆的這份寬容和接納,婚後我也努力討好公婆,公婆慢慢地放下最初的成見,對我越來越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我兒子出生後,公婆很高興,全天候地照顧我和兒子,等我上班後更是不用我為兒子操心,
公婆還對我弟弟也很親切,弟弟結婚的時候,和老伴商量著給了弟弟5萬塊錢,公婆知道這事後也沒反對,只說是一家人還是要互相照顧。
可是三個大姑姐卻每次都對我冷嘲熱諷,說我是用婆家的錢補貼自己的弟弟,就是一個標準的「伏地魔」,還勸婆婆不要一心一意的幫我帶孩子,說我就是把公婆當成免費的勞動力剩下的錢都補貼給了弟弟。
姑姐說這些話時,根本不顧及我的感受,有時候就當著我的面指責我,還說老伴沒用讓我在家當家作主。
老伴有時候會和姑姐理論,姐弟們就會為這事爭吵不休,我不想老伴因為我和家人不和,就勸他不要打理姑姐們,我也儘量避免和姑姐們見面。
我內心是感激公婆對我的寬容的,對公婆也是尊重有加,逢年過節、公婆的生日我都會給她們送錢、送物,精心挑選禮物買給她們。
我50歲那年,公公因為肺栓塞去世了,婆婆非常難過,我本想結婆和我們一起生活,但是婆婆卻說她能自理,自己一個人生活自由,我和老伴就隔三差五回家看看婆婆,幫她處理生活中的一些瑣事。
我51歲那年,婆婆因為腦梗臥床了,我提出把婆婆接回家照顧,3個姑姐這次意見出奇的一致,對我也非常的和氣,他們說需要照顧孫子或者外孫,只有我兒子還沒結婚,我照顧婆婆是最合適的。
老伴還沒退休,我一個人在家照顧我臥床的婆婆還是很辛苦的。
婆婆有糖尿病,原本身體健康時候吃藥,臥床後需要注 射長效胰島素,我又跟著社區醫生學會了給婆婆打針。
每天要把婆婆從床上抱到輪椅上,推著她出去曬太陽、為了預防她起褥瘡要每兩個小時給她翻身,還要給她洗澡。
每天晚上婆婆睡不著覺時,就不定的要求起床大小便,經常是每次都沒有尿,但是如果不給她照顧小便,她就不停的喊你。
這樣過的日子堅持了4年,我的體重一直在100斤多一點,這其中的辛苦不親自經歷真的不能理解。
3個姑姐也會來家裡看婆婆,但是都是「站客」:每次來了連坐下都不肯,站在床邊和婆婆說幾句話就說家裡有事走了。
如果姑姐們來的時候,遇見婆婆大小便,她們只會喊我來處理,從來不肯動手幫婆婆料理,姑姐們說她們不會照顧,擔心照顧不好。
這話說得就像我生來就會給別人挖屎挖尿一樣,不知道婆婆心裡是怎麼想的,每次姑姐們說這話時,婆婆也不吭聲,只是偶爾我會從婆婆的眼神里看到一絲失望和失落。
原本我照顧婆婆姑姐們沒有意見,直到去年婆婆的工資漲到了3000多,姑姐們開始臉色不好看了。
一天,三個姑姐一起來到我們家,大姑姐開門見山的問我婆婆的工資每個月都是怎麼花的,二姑姐說婆婆天天躺在床上,也不買新衣服,每天吃的也不多,錢都花在哪裡了?希望我
能說明下。
我聽了這話心裡火大:婆婆最初錢少的時候,住院、康復的費用他們沒有一個人問一下錢夠不夠用,如果不過3000塊錢,她們就看在眼裡想要和我算帳。
我告訴他們當年住院的花費、吃喝、平日裡生病的藥費、還有每天要喝蛋白粉、冬天我還會給婆婆吃海參、每天的尿布、尿墊,這些都是花費。
姑姐們卻提出讓我每個月要記帳,還是我這樣照顧婆婆每個月都有的賺,我一聽這話非常生氣。
我還沒開口,老伴就口氣不善的指責姑姐:你們如果覺得我們養咱媽賺了錢,從現在起,你們把咱媽接回家伺候,賺錢的機會讓給你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我冷冷的對姑姐們說:我伺候婆婆是因為當年老人對我好,如今我獨自一個人照顧了她4年,也算是回報了婆婆當初的好。
「如今,你們的母親你們做女兒的自己接回去照顧吧,我也不用記帳,我也不要這賺錢的機會,如果說要賺錢,我出門打工輕鬆又賺錢。就是給別人家做保姆照顧這樣的臥床老人,每個月都能賺7000塊錢」。
當場我就收拾好婆婆的平日物品,讓大姑姐把婆婆接回她家去養老。
姑姐當場就黑了臉,姐妹三人彼此看了一眼,三姑姐陪著笑說兩個姐姐老糊塗了,婆婆著生活了這麼多年,我最了解婆婆的生活習慣,還是讓婆婆跟著我們生活,也不用記帳,婆婆工資就讓我隨便花。
事到現在,我沒有接三姑姐的話,我只說伺候婆婆是他們姐弟的事,我以後不會再介入婆婆的養老,姑姐們給婆婆養老是她們的責任和義務。
我讓他們商量誰先把婆婆接回家養老?否則我就把婆婆送到大姑姐家去。
看著三個姑姐拉胯的臉色,我心裡覺得很解氣,看著婆婆無助的眼神,我又有點心疼。
生活就是這麼矛盾,有些親生的兒女卻未必有我這個外人孝順。
生活中,老人的養老是個難題,有句老話「一娘能養十兒女,十兒女卻養不了一個娘」。
如果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父母需要養老的時候,如果有個姐們主動承擔了這份責任,其他姐妹就應該多多協助,而不是懷疑和指責。
作為養老人的兒女,在養老人之初也最好把老人的工資使用情況或者是輪流撫養的條件提前說明,免得最後出力卻傷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