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並非所有人生來都會含著金湯匙出生,也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會有祖上世代積累的金山銀山。
與其嫌棄父母能為自己付出的有限,不如自己奮起直追,努力為自己拼搏未來。
王旭是家裡的獨生子,卻一直嫌棄父母能給自己的不多,因此對父母也並不上心。
但好在王旭(化名)娶了一個好媳婦,才拉近了王旭和父母之間的距離。
02
王旭出生在農村一個普通家庭中,當時也沒有振興政策,村裡世代人還只以傳統農耕為生,一年到頭也只有幾萬塊錢。
為了養家餬口,村裡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外出務工,或者下海闖蕩。
王旭的父母思想比較傳統,考慮到一旦夫妻外出工作沒人照顧王旭,便也斷了外出務工的心思,選擇一直留在農村以種田為生。
王旭父母一年四季都在田裡勞作,忙完自家的田還會四處幫外出務工的鄉親種田,以此換取一些收入。
多年來,王旭父母便是靠著農村的一畝三分田撫養著王旭。
王旭慢慢從高中讀到大學了,亂花漸欲迷人眼,城裡豐富的世界讓他心生嚮往卻又不自覺自卑。
高中大家穿著同樣的校服,但是有的同學卻穿著名牌運動鞋,而自己一年四季也只有兩雙鞋子來回替換,剛入學父母送自己的白鞋也泛了黃翻了邊,為此他被同學取笑過很多次。
每次放假同學們都是父母開私家車來接,但王旭卻只能一個人坐著擁擠的公交車來回換站才能回家。回家後王旭面對的是黑漆漆的窯洞,而同學們卻能在高樓大廈里將城中的風景盡收眼底。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終究刺痛了少年的心,本就被父母寵得心高氣傲的王旭心下也充滿了對父母的埋怨。
儘管王旭家裡條件一般,卻也是被父母嬌慣著長大,只要是王旭想要的東西,哪怕要跑到省城,父母也沒有二話,會滿足兒子的一切需求。
被嬌慣長大的孩子往往很難真正體會到父母付出的不易,王旭也是如此。
父母竭盡所能地滿足著王旭一切需求,結果王旭卻將父母的一切付出都視作了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一度嫌棄父母給自己的不夠多。
面對不懂事的兒子,王旭的父母也是沒有辦法,傷心之餘竟也開始認為是他們做父母的沒本事,給不了兒子想要的生活,心裡也很愧疚。
王旭在自己的努力下考上了省城一所不錯的大學,也談了女朋友,倆人還約定畢業就結婚。
在王旭和女友互相見過彼此家長後,雙方家長對兩個孩子都很滿意,便訂了婚,兩個孩子也把想要在城裡買房的想法和雙方父母提了出來。
按照社會上大多數夫妻合力買房的做法,王旭想自己出首付,但考慮到自己財力不足,便想讓父母出婚房的首付。
但是,王旭要買的婚房不僅在城中,而且還在比較好的地段,單平價格不低,首付需要很大一筆錢。
那筆錢對一輩子在農村生活的父母來說簡直是一筆巨款,王旭心裡清楚,卻還是選擇了為難父母。
房子要付首付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而這個現實問題和王旭父母是否愛兒子無關,只是兩個老人哪怕借遍親朋好友也拿不出那筆錢。
最後在雙方的協商下,女友父母出了首付的大部分錢,而王旭父母只出了一小部分。
王旭認為父母的做法讓自己在未來老婆面前丟盡了顏面,便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再和父母聯繫。結婚後王旭便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平常更不會給父母打電話問候。
再後來,王旭和妻子的孩子便出生了。為了照顧孩子和辛苦生產的老婆,王旭才主動聯繫了母親,讓她在自己家住一段時間,好方便幫忙帶孩子。
因為母親總覺得在買房的事情上虧欠了王旭,所以在帶孩子的這段時間裡表現十分勤懇,對兒媳和孫子都做到了無微不至。
孩子半夜哭鬧,怕孩子的吵鬧聲吵到兒子和兒媳休息,王旭母親便總是第一時間抱起來哄;知道兒媳母乳喂養辛苦,王旭母親便主動建議讓孩子吃奶粉,自己和老伴兒負責孩子每個月的奶粉錢,讓兒媳專心養好身子。
婆婆的好被兒媳看在了眼裡,暖在了心頭。也正是如此,婆媳之間也相處得十分融洽。婆婆對兒媳沒有不滿,兒媳對婆婆也沒有指責。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