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很無奈,說讓張大媽多包容,兒媳婦在娘家時被父母寵壞了,確實是不會做家務,有什麼事他來做。
張大媽更生氣了,覺得兒媳婦沒把心思放在家裡,又心疼兒子辛苦,工作回家一天回家還要做家務。
對於帶孫子這件事,兒媳婦和張大媽也有了分歧,兒媳婦看不上張大媽的育兒經,張大媽說兒媳婦「照著書本養孩子」是一種愚蠢。
天長日及婆媳之間慢慢就有了隔閡,張大媽堅持到孫子1歲,就提出回老家,說親家也退休了,她也要回家歇歇。
兒子雖然極力挽留張大媽,可是張大媽很決絕的回了老家。
張大媽回家後也沒有閒著,她一直打工給自己攢養老錢,她希望自己老了的時候不拖累兒子。
這期間兒子也多次提出讓張大媽去家裡養老,都被張大媽拒絕了,她說自己能自理,就不去麻煩兒子,其實她是不想和兒媳婦一起生活,她喜歡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直到張大媽55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她只能辭職回家養病,兒子得知後趕回家要接張大媽去家裡養老、治病。
張大媽一看兒媳婦沒有一起來,就知道接自己過去生活是兒子的主意,她內心是期待著兒媳婦來親自接她過去生活。但是她失望了,兒媳婦沒有任何的表示。
張大媽賭氣說不去兒子家生活,無論兒子怎麼勸說,她都堅持自己一個人在家養老,她說城裡的生活不適合她。
張大媽說不喜歡城市生活的孤獨感,鄰居之間互相都很冷漠,就是在小區里遛彎,城裡的老太太也看不起她這個鄉下人,她說也不更不喜歡和兒媳婦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的尷尬和不舒適。
兒子無奈之下只好一個人回家,臨走前兒子找到一個村生活的二姨,每個月給二姨1000塊錢,讓二姨每天能去照顧下張大媽,陪張大媽聊聊天。
二姨對張大媽說:妹妹,你真有福,生了個好兒子,這麼孝順你。
或許是這次張大媽的堅決拒絕,兒子以後再也沒有提過接她去養老的話,只是回家的時候會帶一大堆的東西,兒子說這都是兒媳婦給她準備的。
直到張大媽62歲那年,她聽兒子無意中提起兒媳婦把她自己的父母接到家裡養老了。
張大媽聽了就很不高興,問為什麼把親家接過去養老?畢竟親家兩口子年紀比自己還小,自己還沒說要去兒子家養老,憑什麼親家就住進兒子家養老?
兒子苦笑一聲,解釋說:我岳父的了老年痴呆,岳母一個人照顧不了,只能把他們接過來照顧。
張大媽聽了兒子的話卻更生氣了,說:你岳父病了還有你岳母照顧。你親媽我生病了只有孤零零的一個人,你為啥不替我著想?我老了怎麼辦?
兒子說:這不是有我二姨照顧你麼,你現在身體能自理,何必和一個病人較勁?
兒子又說:以前我提過很多次要接你過去養老,甚至親自過來接你,你都不願意去,我岳父病了你這又不理解我們,媽,你這樣讓我太為難了。
張大媽聽了兒子的這番話,心裡覺的冰冷,自己辛苦養大的兒子成了別人家的大孝子,不給自己養老還這樣振振有詞。
想到這裡,張大媽就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罵兒子不孝順,是個白眼狼;又哭自己老伴去世的早,留下自己一個人沒人管。
兒子怎麼勸張大媽,張大媽都聽不進去,後來還是二姨來勸著他,讓兒子趕緊先回家再說。
張大媽在家越想越坐不住,乾脆自己直接去了兒子家。
看到兒子在家做飯、伺候痴呆的親家吃飯,她心裡就不是滋味。
她氣沖沖的問兒媳婦:你現在把你爸媽接過來住,你考慮給我養老了嗎?
兒媳婦說:媽,你現在還年輕,身體也好,我父親病了,母親身體不好。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