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欠百萬跑路,老翁討債不成卻照顧僱主9旬媽,網讚:以德報怨,天地動容!

2022-02-05

以德報怨」的原句出自《論語· 憲問》:

它的意思是:孔子的學生像孔子請教:如果別人打了我,我用道德去感化他,這樣好不好?

孔子回答他道:你以德報怨,那別人對你好的時候你又用什麼去對待別人對你的好呢?別人打了你你需要用「直」去對待他,然後用德去對待德。

如果你老闆突然欠錢跑路了,怎麼辦?

如果你積了薪水在老闆那,

而他就這樣跑了,你怎麼想?

而當你一肚子氣跑到老闆家裡面,

不但找不到老闆,

還發現一位高齡90多歲的婆婆,

你會怎麼做?

轉而向她索討債務嗎?

或是直接通報社會局?

台南一名已70歲的吳榮章,

做出了我們都意想不到的答案,

他因為要追討老闆積欠的債務,

前往老闆家準備討債,

沒想到看到對方一個失智的老母親獨自在家,

生活無法自理,竟然一時心軟,

直接把她接到家裡照顧,

身邊的親友都說他傻、他真是瘋了...

臺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

不吝嗇付出自己的能力,

在這世上依然有好多好多。

位於台南的吳先生,

70歲的年紀本應退休享受人生,

卻被前老闆積欠了上百萬的債務跑路,

但在兩年多前,

他看到前老闆高齡90多歲的母親,

生活無法自理卻獨自一人居住著,

主動把阿嬤接回來照顧,

以德報怨替債務人盡孝道舉動,

讓旁人都為之動容。

也以邁入古稀之年的吳先生,

親自餵著90多歲阿嬤吃飯、喝水,

帶她出門散步、按摩著逐漸萎縮的手腳,

照顧的比誰都還用心,

他說阿嬤的財產都被法院拍賣光,

兒子們推來推去誰也不想照顧,

他看著阿嬤年事已高卻無人肯照顧,

心生不忍就接來照顧了,

就算阿嬤的兒子欠了他上百萬元的債務,

也不影響他的無償付出。

別人欠了他這麼一大筆錢,

卻反過來替他照顧老母親,

什麼也不圖,親友們眼中的吳先生就是個傻子,

但他說現在靠著阿嬤老伴的月退俸,

阿嬤次子每月補貼5000元與低收入戶補助,

2萬左右的生活費日子也勉強過得去,

雖然被欠債了日子不好過,

還需要照顧非親非故的阿嬤的確不輕鬆又累,

但內心放不下也看不過去,

他還能照顧就不會停下,直到他倒下為止。

這社會上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角落,

卻有許多像這位吳先生一樣無私的人們,

默默在這些角落發光發熱著,

讓生活通滿了溫暖、正能量,

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吳先生的精神感動眾人,

也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

影響更多善良的人!

俗話說得好,「知恩圖報。」看一個人的品質,就不能不看他是否有感恩之心。一個德行高尚的人必定是懂得感恩的人。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兢兢業業,勵精圖治,直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堪稱以德報德的典範。

孔子說,「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又說,「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

《弟子規》中有句話,「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今年的新冠肺炎肆虐很多國家,全球累計確診病例達到了一千多萬,近日美國每天新增四五萬人,而我們國家單日新增病例已經控制在個位數,經濟形勢持續向好。我們真的應該感恩偉大的祖國。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每個國民最好的感恩方式。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人與人相處,應該選擇那些心懷感恩、以德報德之人,國與國相交,也是本著團結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

一個良性迴圈的和諧社會,必定是感恩的社會,是以德報德的社會。

《易經》雲,「方以類聚,人以群分。」若是人人以德報德,家家以德報德,國國以德報德,世界何愁大同?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相关文章

  • 女兒遠嫁甘肅十幾年,年邁父親扛被子跋涉千里送溫暖:滿滿的父愛
  • 去城裡看女兒,他們拿一碗剩飯給我吃,轉身回去時我卻給他們50萬
  • 公婆兩面三刀,丈夫支持父母,妻子憤怒:要麼分家,要麼離婚
  • 女子在家囂張跋扈,看婆婆老了竟逼婆婆過戶房產,婆婆:死都不給
  • 弟弟離婚後,跟著我養老的我媽,把侄子接了過來,我讓她一起搬走
  • 老公去世兒媳照顧婆婆反被趕,再婚當天婆婆拿出遺囑,才知錯怪她
  • 我與老伴搭夥8年沒領證,他去世後我要走,他兒子:這10萬您拿著
  • 帶老公去閨蜜家修水管,用老公手機點外賣後,我的婚姻結束了
  • 我請鄉下公婆來住新房,他們卻選擇住旅館:房子太好,我們住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