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點腦子的都知道,咱國產劇中從來都沒有真正的「窮人」,即便是《狂飆》里的高啟強,也有個老宅,有個不大不小的魚攤生意。
按地位財產劃分顏值,以所謂的「顏值」匹配道德與成就,娛樂圈看似公眾化,但卻是最受封建影響的地方。
雖說這話不能將整個圈子一棒打死,但基本九成九以上的人都驗證了這個定論,它所代表的是最真實的一面!畢竟,從以往所有的國產劇中就能看出,真的很難看到有表現出社會中最真實的「窮困」境地。手拿把掐,以小資之家的條件「哭窮」;1.按照正常的社會收入與租房比例,應該是房租占收入10%屬於正常,而在《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月薪1.5W,每月卻花七八千租房子,眉頭不皺照租不誤。
2.最為典型的莫過於《我們的真朋友》中的程真真,住著偌大的房子,月薪2K,這是如何做到2K收入卻過著別人幾萬月薪的生活?
住的房子簡直離譜,上海10平方的房子租金都要小千塊,而劇中的程真真打著「窮苦」人設,月薪2000住著獨立一房一廳,家私一應俱全。
而且在上海2000的工資?你就算上海掃大街的都有四五千吧?即便是實習生也不可能做這麼低工資的工作。3.素有「國民閨女」稱號的關曉彤也是出演「強行裝窮」的經典例子,在《極光之戀》里飾演窮得要去酒吧做駐唱員,鏡頭一轉,最新的名牌服裝隨便買...
現在,素有電視劇牌面支撐的「央視大劇」如今也出現了這樣的案例,將所謂的「真窮」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前段時間由毛曉彤主演開播的《心想事成》里,揚言著奮鬥拼搏,在月薪一兩千的奶茶店打工,忽悠姐夫買手機,時不時讓姐姐救濟。
劇里為了將「窮」必須要奮鬥的情節突顯出來,老媽總是問女兒要錢,姐姐總是擠公交,老爹總是跑路邊上公廁,一家子全都在輸出「窮家庭」的模樣。這些都挺好,可是能不能做真實一點?背景設立在北京,住著二環里的偌大四合院,出了胡同拐個彎就看到市中心的CBD。
當所謂的「窮」變成了刻意的偽裝;網友評論:在北京住著幾千萬的四合院,冷嘲熱諷的喊著要奮鬥掙錢生活,一本正經的把觀眾當傻瓜。
現如今的影視劇早已丟失了最為基礎的本質,披著羊皮的狼比比皆是。圈內的導演、編劇、還有最主要的演員,均是沒有見過真實「民生」,畢竟他們生來就家庭條件優越,從來沒有為百八十塊煩惱過。這個論點典型例子很多,例如某次陳奕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年沒工作,卡里餘額只有3000萬,直言貧窮的壓力很大。
他們仿佛根本不懂現實底層的「窮」,又如何能演好角色?真正的窮根本不是簡單能裝出來的,沒有體會過那種一個饅頭分兩頓吃的思想,根本就不是劇中那些擺表情喊窮的模樣。
我去過山區,見過真正的窮人有多麼貧困潦倒,屋內沒有電器,鍋碗瓢盆破爛不堪,每天走十幾里去上學,她們微笑的樣子代表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見過真正的窮人,菜市場對特價菜挑挑揀揀後還要跟攤販談價,緊衣縮食一輩子,現金都裝在塑膠袋裡,拿出來的那一刻我心都化了。
他們每天的生活都過得小心翼翼,磕著碰著劃傷了連個5毛的創口貼都不捨得用,這樣的家庭有很多很多...圈內都談所謂的藝術輸出,可事實卻東施效顰傷了人心,你覺得這樣的影視作品真的談得上優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