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就一直特別想寫這篇~ 可惜老母親強迫症犯了,改來改去,總是不滿意。
看很多號,都在寫楊紫瓊如何的開掛,我想了想----作為一個諮詢師,一個媽媽,咱能不能透過別人的故事,對自己的養育有些許啟發?
60歲的楊紫瓊憑藉電影《瞬息全宇宙》,獲得第9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史上第一個奪得該獎項的華裔女演員。
楊紫瓊本人,我就不寫了,是把一輩子活出了八輩子的女性。一己之力,成為少數派中的頂流,自然不是普通女性。
而這部電影,真的很過癮,去年剛上映,我就寫過短評,台灣版片名翻譯成「媽的多重宇宙」,真的好貼切。
在頒獎典禮上,楊紫瓊表達了對母親們的敬意:「我想要將這份榮譽獻給我的母親,也獻給世界上所有的母親,因為她們才是真正的超級英雄。如果沒有她們,我們中沒有人今晚能夠來到這裡。」
也許你和我一樣好奇,到底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母親,才能夠擔得起「超級英雄」。
我們一起走進楊紫瓊在影片里飾演的女主角伊芙琳。
與其說這是一部科幻喜劇片,不如說這是一個遭遇中年危機的華裔婦女戰勝邪惡、解救女兒並保住家庭的故事。
楊紫瓊扮演的角色,是一名被生活折騰得筋疲力盡的母親,一個華裔洗衣店老闆娘。電影講述了她在多重平行宇宙中來回穿梭,經歷不同角色和人生,終於拯救了世界,發現了愛,找到了自己。
如果你有點沒看懂這部電影,那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理解為:掩蓋在多重宇宙下,對愛與和解的探討。
某種意義上,電影的情節照進現實,也許會為許許多多養娃路上的父母帶來愛的力量。
01
比起愛孩子,愛自己的能力更重要
《瞬息全宇宙》的故事並不複雜。
曾經,在父親默許下,伊芙琳和愛人「私奔」到美國打拚,做過廚師、披薩店銷售員、歌唱家等,後來經營一家低廉的洗衣店,每天為各種瑣事忙得焦頭爛額。
面對強勢的父親、稅務人員的刁難、懦弱的丈夫、叛逆的女兒,沉重的負擔令她疲憊忙碌忘我。由於她總是忙著為生活奔波,根本沒有時間去愛自己,便只能看到自己的失敗。
所以在其它宇宙,沒有選擇跟韋蒙結婚、沒有生下女兒喬伊的伊芙琳,便情不自禁沉湎於那些不存在地美好生活,甚至願意毫不猶豫在離婚申請書上簽字。
伊芙琳並不是少數,她是很多人的縮影。
每個媽媽都有被生活絆倒的時候,在匱乏的時刻,總是會忘了愛別人和愛自己的能力。
愛孩子,首先要愛自己,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再去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一場場多重宇宙對決之後,伊芙琳也想通了,自己的生活並不能用「失敗」來評價。當她找回了愛自己的能力,終於緩解了劍拔弩張的家庭關係。
最後的結尾處,因愛得救,也引出了電影的高潮結尾。
02
別以「愛」之名,傷害孩子
在不同宇宙間穿梭的過程中,她發現了自己在各個宇宙中對抗的那個大魔頭,就是自己的女兒喬伊。
而喬伊之所以會變成惡魔,竟是另一個宇宙中的自己曾經把女兒逼得太緊,事事都要講「正確」,在女兒身上強加太多期望和要求。
喬伊最討厭母親自以為是地幫她做決定,拒絕成為媽媽心中的「好孩子」!她雖然擁有操縱多重宇宙的能力,但在她眼裡,「『正確』是一個由害怕的人們創造出來的小盒子」。
影片里的媽媽跟現實的媽媽很像,總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優秀」,給孩子設置各種正確的路徑,唯恐他們走彎路、走錯路,卻忽略了孩子們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
放到現實生活中,當父母高估自己給孩子帶來的積極力量,迫切地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反而會把孩子壓垮。
每一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的方式,可能從來不是孩子要的。
如何引導孩子發揮出本自具足的能力,讓孩子想到父母時,內心便充滿愛和溫暖,是為人父母不得不學的一門功課。
03
愛不是改變,愛是接納
電影里,伊芙琳體驗了一個個新的人生。
變成功夫巨星後,她光鮮亮麗,受人追捧。
變成京劇大師後,她閃閃發光,成為驕傲。
在體驗過各種各樣精彩的人生後,伊芙琳最終還是放棄了各種各樣的可能,堅持留在了這個最平凡的主宇宙中。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